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突触损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T)发病的早期即存在,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以及突触蛋白在VCI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VCI的发病机制,从而更有效地防治VCI.  相似文献   
32.
杨凡  樊友本  黄修燕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37(11):400-403,封3
裸鼠因其免疫缺失,可作为研究甲状腺癌的重要模型,对于研究人体甲状腺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帮助.甲状腺癌裸鼠模型的肿瘤细胞可来源于原发瘤组织,也可以来源于现有的细胞株.移植方式可分为原位移植,异位移植及尾静脉注射3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绿脓杆菌制剂(pseudomonas aeruginosa vaccine,PA)对有转移潜能的人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PA分别作用于MHCC97L细胞,观察细胞增殖、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分析(FCM)、侵袭、运动、迁移、VEGF和MMP2蛋白表达(ELISA法).结果 PA明显抑制MHCC97L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A 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3.1×108/ml和1. 9×108/ml.PA浓度为0.5×108/ml、1×108/ml和2×108/ml时,其细胞倍增时间依次增加,克隆形成率依次降低(P均<0.01);FCM显示,G1期细胞比例随PA浓度增加而增加,S+G2期细胞比例随PA浓度增加而降低(P均<0.01).PA浓度为1×108/ml时,穿过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和上室底膜(运动实验)的细胞数(分别为4.8±1.3和8.8±2.2)明显低于对照组(8.6±2.1和15.6±1.2)(P均<0.01);细胞经72 h培养后,对照组划痕逐渐愈合,1×108/ml的PA组细胞划痕依然明显.ELISA法检测发现,1×108/ml的PA组其VEGF蛋白和MMP2蛋白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绿脓杆菌制剂可抑制人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其作用部分是通过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实现的;绿脓杆菌制剂可以明显抑制MHCC97L细胞的侵袭、运动和迁移能力,其作用和VEGF、MMP2蛋白分泌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松友饮”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aspase-3活性实验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2、4、8、10、20、30及40me,/mL“松友饮”(c1、c2、c3、c4、c5、c6及c7组)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松友饮”(c4,10mg/mL)干预72h后MHCC97H细胞凋亡率增加超过3倍。干预48h后Caspase-3显著激活,Caspase-3活化呈时间依赖性。“松友饮”浓度增加,转移抑制基因1(Metastasissuppressor1,MTSS1)抑制效果越明显,“松友饮”(c4,10mg/mL)干预48h,MTSS1基因表达抑制率为39.0%。结论:“松友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能与MTSS1基因表达抑制、Casoase-3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36.
肝癌切除术对残癌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切除术直接去除原发病灶,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残癌存在难以完全避免,术后免疫力一过性下降阻碍机体杀灭残癌细胞,肝再生及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利于残癌增殖、转移。手术对残癌侵袭性影响及姑息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力动态变化未见报道,尚缺乏特异、敏感的可预测早期侵袭、转移的指标。本文就肝切除对残癌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突触损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T)发病的早期即存在,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以及突触蛋白在VCI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VCI的发病机制,从而更有效地防治VCI.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模拟临床肝癌切除病例构建姑息性肝切除裸鼠模型,用于研究手术对残癌的影响并探索干预策略. 方法 采用肝左叶单瘤源接种技术,构建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建模后14 d行姑息性肝切除.姑息术后14d,分析肿瘤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观察35 d,检测肝内、肺脏及腹腔转移;剩余裸鼠用于观察生存期.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100%,成功构建裸鼠姑息性肝切除模型,无手术相关死亡裸鼠.姑息组裸鼠肝内转移结节多于假手术组[(11.7±4.7)个对比(6.3±2.8)个,t=-2.412,P<0.05],腹腔转移结节多于假手术组[(9.8±3.4)个对比(5.2±2.6)个,t=-2.641,P<0.05],肺转移结节也多于假手术组[(14.3±4.7)个对比(8.7±4.7)个,t=-2.348,P<0.05].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β1、Smad2、白细胞介素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在姑息组残癌基因功能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姑息组裸鼠生存期为(60.8±2.7)d,假手术组裸鼠生存期为(51.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0,P<0.01).结论 单瘤源姑息性肝切除模型能有效模拟临床肝切除病例,为术后残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干预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64岁,无烟酒嗜好,无特殊基础病史。因大便性状改变3个月,于2011年9月行肠镜检查:距肛缘约6cm处见一溃疡样新生物,环肠腔1/2,少量渗血(图1A);  相似文献   
40.
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精神心理异常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并降低移植成功率。本文综述了肝移植受者并发精神心理异常的原因、症状识别和防治策略,期望有助于肝移植受者并发精神心理异常的早期识别和干预,以改善受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