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背景 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 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手术联合化疗,以2020年3月31日为随访终点,采集性别...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肺转移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中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肝母细胞瘤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其中男27例,女10例,患儿手术时年龄13~124个月,手术时年龄中位数36个月,均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切除。结果共行肺转移瘤切除术37例/54次,其中25例(67.57%,25/37)患儿仅实施1次手术,二次手术8例(21.62%,8/37),三次手术3例(8.11%,3/37),四次手术1例(2.70%,1/37)。手术均取得成功,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2~6年,无事件生存15例,死亡15例,其2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59.5%(22/37),2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为40.5%(15/37)。结论化疗不敏感的肝母细胞瘤肺转移患儿能够从手术中获益,但手术时机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03.
应用TSRH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TSRH椎弓根钉系统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中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TSRH椎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诊分析。结果:21例获平均20.9个月的随访,植骨晤率为95.2%,疗效满意。结论:TSRH椎弓根钉系统简单、固定牢靠,适用于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04.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病患者施行人工髓椎置换术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39.1岁;均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其中L4~5例,L5S116例;病程4个月~10年,平均26个月。19例经后侧手术入路,2例经腰大肌的前外侧入路;均采用单枚PDN置入:PR725型4例,PR925型1例,PW525型2例,PW725型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增加。Oswrestry疼痛功能指数评分由术前61%改善为术后1年的17%,VAS评分则由8.2分降为2.8分。早期有2例假体发生移位,引起神经受压症状而再次手术。临床优良率达90.5%。结论:人工髓核PDN置换术能有效地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05.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目的:主要评价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患儿,确诊神经母细胞瘤3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采用CDV化疗方案动员,观察采集干细胞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化疗后第4~9天(平均6.5d)白细胞<2×109L-1,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5~10mg/kg刺激造血,化疗后13~19d(平均15.5d)至白细胞>5×109L-1后开始采集。所有病例均采集到足够的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总采集次数1~4次,平均2.1次,单个核细胞:(6.1±1.2)×108/kg,CD34+细胞为(5.3±0.8)×106,锥虫蓝拒染率:99.5%(99%~100%),动员并发症少,患儿均能耐受。其中25例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开始回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1)时间为移植后10~20d(平均14d)血红蛋白恢复(>80g/L)的时间为移植后10~30d(平均18d),血小板恢复(>20×109L-1)时间为移植后12~35d(平均20d)。结果提示CDV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相似文献   
306.
双侧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附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tialpseudarthosisofthetibia,CPT)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据统计,其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5万[1],多发于一侧,腓骨可受累,但同时出现双侧胫腓骨假关节则罕见,有的文献甚至定义CPT是单侧发病[2]。CPT是骨科领域一个了解较少与治疗极为困难的疾病。最近我们收治1例双侧先天性胫腓骨假关节患者报告如下。一、病列报告患儿男性,6岁,因双小腿畸形6年于1998年9月24日第六次入院。患儿于1992年5月出生时即被发现双小腿下段畸形,经X线证实为“…  相似文献   
307.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介绍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或合并椎间隙明显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1998年4月~2000年4月,应用改良型SB Chan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行腰椎间盘置换术共31例37个间隙,其中腰椎间盘退变16例18个间隙,合并椎间隙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17个间隙,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结果 随访率100%,截止至2001年9月,平均随访26个月(17~41个月)。临床评价:优23例,良6例,尚可2例。术后腰椎节段可平均前屈4.0°和后伸 5.1°,共9.l°活动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4.2mm。由于技术上的原因,1例出现滑动核轻度移位,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和合并椎间隙明显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8.
目的评价人发角蛋白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健康W 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将人工材料、正常人发、生理盐水制成悬液注入大鼠腹腔。15、30和45 d时测血常规部分指标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未经处理的正常人发可使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而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及生理盐水的影响并不明显。三组材料对心肌损伤无显著影响,均呈现开始阶段升高,后降低,以后又逐渐升高。对肾功能亦无显著影响,生理盐水组无变化,其余二组开始升高,以后逐渐降至正常。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各组GSH-Px活性无变化,30 d后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组GSH-Px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人发组,人发组GSH-Px活性受到抑制,45 d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人发角蛋白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好,对机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09.
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病房接受诊治的771例R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男436人,女335人,起病中位年龄为20.0(0-153)个月。单侧眼发病542人,双眼发病222人,三侧性RB患者7人;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24.0个月、10.5个月及6.0个月,三组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17.6%(136/771)患者存在延误诊治的情况;眼内期(703/771)、眼外期(55/771)及转移期(13/771)患儿延误的中位时间分别为5.0个月,7.0个月,12.0个月的诊治延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着地域经济水平的下降,患者诊治延误的比例及晚期患者比例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RB患者5岁以下多见,单眼RB患者发病年龄高,延误诊治与晚期疾病相关。就诊患者围绕区域医疗中心放射分布,地域经济水平可能影响RB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10.
头颈部是儿童恶性实体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之一,同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也是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瘤最常见的病死原因[1].因此,预防及控制儿童恶性实体瘤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2,3].随着肿瘤研究的进展,免疫应答在儿童恶性实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儿童恶性实体瘤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