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初乳期少乳产妇血清瘦素和血脂改变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和血脂与初乳期产妇少乳的关系。 方法 对 39例初产妇 ,其中纯母乳喂养组 (正常组 )2 1例和低比例母乳喂养组 (少乳组 ) 18例。分别于来乳第 1和第 4天测定血清瘦素和血脂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少乳组产后来乳第 1和第 4天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并以来乳的第 1天为甚 ;血清甘油三脂水平少乳组在来乳第 1至第 4天呈显著下降趋势 ,但胆固醇则无类似改变。结论 初乳期产妇血清高瘦素水平及其血清甘油三脂显著减少是产妇少乳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9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血清LH、FSH、E2、T、PRL的测定,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93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月经正常组(31例)、月经紊乱组(6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项性激素,选取同一年龄组健康育龄女性(6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月经正常组5项性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月经紊乱组与对照组比较,LH、FSH、PRL差异有显著性(P<0.05),E2和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测定5项性激素,可较准确、较全面地反映体内内分泌情况,对判断女性不孕症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3.
男性非微生物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的改变尹继明麦芒李通泰男性非微生物性尿道综合征(NNMUS)又称男性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排尿不适症状,而尿细菌培养等尿路微生物学检验阴性,目前认为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临床症状群。其病因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检查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ELISA法及用速率法生化分析分别检测116例PHC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I)、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检测.结果 116例PHC患者HBV总感染率为97.4%(113/116).HBsAg阴性为8.62%(10/116).PHC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小三阳)感染类型最多.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只有3例(2.6%)PHC无HBV感染标记.116例PHC患者AFP测定有29例(25.0%)结果阴性,87例测定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5.0%.116例PHC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肝功能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者有较高的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各个指标浓度呈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HBV与PHC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HBV感染不仅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表明肝癌病人常伴有HBV的复制活跃.提示仍有25.0%PHC患者血清AFP检测结果呈阴性而易被漏诊.约有50%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恰当治疗、保肝和护肝措施,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运用全身骨显像(SPECT whole body bone imaging),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eer,NSCLC)骨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及肿瘤标志物(Tumour Markers)的优化组合检测,探索在早期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3例NSCLC患者应用99mTe-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并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CA-50、CA15-3血清检查。结果NSCLC113例患者提示为60.2%(68例)出现骨转移,其中多发转移灶58例,单发转移灶10例。提示为39.8%(45例)肺癌患者未出现转移。68例骨转移肺癌患者与45例未转移者CEA对照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CA-50对照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CA15-3骨转移患者差异显著高于未转移(P〈0.01);68例骨转移与45例未转移CEA、CA-50和CA15-3血清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显著。结论NSCLC易发生骨转移,以多发性和溶骨性损害为特征,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好发部位为胸部占50%(34/68),胸部又以肋骨最多见占79.4%(27/34)。骨转移患者与TM有着密切关系,提示TM优化组合检测,可弥补全身骨显像的假阴性率,提高临床诊断NSCLC骨转移的阳性率,有效监测肺癌早期骨转移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ET21和NPY浓度,以探讨其与新生儿HIE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甲亢女性患者治疗前组和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3、T4水平及淋巴细胞微核率(MN)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3.97±2.24‰和0.97±0.74‰,治疗前组的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的T3、T4水平亦有显著差异。说明甲亢患者具有疾病发生的遗传素质。本研究为甲亢发生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8.
再生障碍性贫血瘦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体内瘦素水平的测定 ,了解再障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与瘦素的关系。方法 :按正常人、再障、其他类型贫血分为三组 ,每位受试者均抽取骨髓液、外周血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瘦素含量。结果 :再障组骨髓液和外周血瘦素水平分别与正常人及其他类型贫血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其他类型贫血组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三组的骨髓液与外周血瘦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三组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再障患者骨髓液、外周血瘦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类型贫血 ,可能与再障骨髓脂肪细胞明显增多 ,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增多有关。瘦素受体的不完整及造血干 /祖细胞对干细胞因子 (SCF)的反应性降低 ,破坏了瘦素与SCF协同刺激原始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可能是造成再障瘦素水平高 ,而造血干 /祖细胞数量减少的一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ELISA法分别检测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87例乙肝五项标志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96.7%。乙型肝炎病毒总出现率:HBsAg(+)为92.2%,HBeAg(+)为17.8%,HBsAb(+)为4.4%,HBeAb(+)为57.8%,HBcAb(+)为65.5%;5项指标全为阴性者占3.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7.5%(19/40)(P〈0.01)和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52.5%)(P〈0.01)。肝癌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多见,为40%。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仅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表明肝癌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活跃。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对贫血患者体内瘦素水平的测定 ,了解在贫血状态下是否存在瘦素分泌的异常。方法 分别抽取正常人、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骨髓液及外周血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瘦素含量。结果 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骨髓瘦素含量和外周血瘦素含量比 (BM/PB)与正常人接近 (P >0 0 5 ) ,而再障患者两者的比值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P <0 0 1 ) ,而贫血程度与瘦素含量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但骨髓与外周血瘦素含量则高度相关 (P <0 0 1 )。结论 再障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类型贫血患者 ,可能与再障骨髓脂肪细胞明显增多、脂肪细胞分泌瘦素明显增多有关。瘦素受体的不完整及造血干 /祖细胞对干细胞因子 (SCF)的反应性降低、破坏了瘦素与SCF协同刺激原始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可能是造成再障瘦素水平高 ,但造血干 /祖细胞数量减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