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6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1019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278篇
外科学   941篇
综合类   2197篇
预防医学   891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899篇
  11篇
中国医学   795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防治的可能机制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方法ACS患者65例,在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基础治疗外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睡前服用。入院第1天、第14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16ml。测定hs-CRP、IL-6、TXB2、GMP-140、t-PA、PAI-1及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的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TC、hs-CRP、IL-6、TXB2、GMP-140、PAI-1治疗后均有下降、t-PA活性上升,治疗后三组间比较亦有差异;而三组治疗前后CK、ALT、AST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无显著上升,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及炎症反应、血小板活性、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2.
脐带血中衍生树突状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脐带血衍生培养树突状细胞 (DC) ,以获得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血细胞制品 .方法 从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联合使用细胞因子GM -CSF、IL - 4和TNF -α在体外诱导和扩增DC ;采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 (FACS)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试验对脐带血来源的DC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 从 30ml脐血诱导培养 12d后可获得 6 .6× 10 6的DC .扫描电镜观察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突起 ;FACS分析显示 ,获得的DC细胞群高表达CD1a(90 .6 % )、CD80 (96 .8% )、CD86(84 .8% )和HLA -DR(91.0 % ) ;MLR显示 ,脐带血诱导培养的DC对同种异体的脐带血幼稚型T细胞均具有强烈的激发和促增殖作用 .结论 从脐带血中成功诱导出大量高纯度成熟DC ,为依赖DC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隐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生活中出现阴影是因为我们挡住了人生的太阳。人生的太阳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必须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患得患失者,整天或为得失所忧,或被得失所累,生活郁郁寡欢。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整个儿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这些人,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明确不同部门的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消化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手术室、检验科5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环境表面的接触频次进行调查,计算累积接触频次与频率。结果 5个重点部门高频接触表面均为5~9个。消化胃镜室高频接触表面频次(3.57~13.29次/操作)明显多于其他部门;血透室高频接触频次范围为0.56~3.44次/操作,为5个部门中最低者。接触频次最高的表面:消化内镜室为诊疗床(13.29次/操作),口腔科为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3.64次/操作),血透室为透析机触屏(3.44次/操作),手术室为麻醉用电脑键盘及鼠标(8.25次/操作),检验科为电脑键盘及鼠标(4.80次/操作)。治疗车为消化内镜室、手术室及血透室的高频接触表面。结论 因医疗诊疗操作的不同,各部门高频接触表面也不尽相同。电脑鼠标和键盘、治疗车、诊疗床、诊疗专用仪器以及操作台面在调查的各重点部门均为高频接触表面。  相似文献   
116.
有关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合理配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劲逐  张杰  鲁缀香  冯玲 《海南医学》2001,12(11):14-15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护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适应医学发展的一个新型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实施 ,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但也存在工作量增加 ,人员配置增加 ,医疗成本增大等问题。笔者结合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改革的举措及今后的设想谈谈自己的看法。1  相似文献   
117.
护理文件改革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冯玲  鲁缀香 《海南医学》2001,12(11):28-29
临床护理文件是指记录或图表等形式确切反映病人健康状态,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是整个病人病历的一部分.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过程中,书写护理文件是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护理活动,然而护士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大量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故护理文件的改革是摆在每个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护理文件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整体护理指导小组的成员一直在探索,寻求一套符合整体护理要求的护理表格,经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一套格式化的护理表格,经过近一年的试用,临床护士反映良好,下面是我院护理文件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8.
大角度进针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常规静脉穿刺存在一针成功率低等不足。笔者根据多年临床体会 ,发现将静脉穿刺角度加大至 35°~ 40°,改进操作步骤 ,可以提高静脉穿刺速度和一针成功率 ,降低穿刺后皮下瘀血率。为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我们于 1995年 11月至 1997年 11月进行了前瞻性对比研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接受静脉输液者共 16 30例次 ,均为住院患者(皆无循环衰竭和凝血机能障碍 ) ,随机分两组 ,大角度静脉穿刺组 (实验组 ) 815例次 ,其中男 6 6 8例次 ,女 147例次 ;年龄 32岁~ 74岁 (平均 5 2岁 )。常规静脉穿刺组 (对照组 ) 815…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合成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二胺类希夫碱,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二胺类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4种相应希夫碱。结果: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4种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抗菌活性测试表明,它们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结论:乙酸是催化剂,对缩合反应有利,希夫碱化合物具有一定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2型糠尿病患者各临床变量,如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等与瘦素受体(leptinreceptor,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常规检测血糖、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于相同条件下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和胰岛素的敏感指数(ISI).结果显示,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中2927位C→A(Ala976Asp)变异频率为100%,3057位G→A(Pro1019Pro)总的变异频率为80%;其3057位G→A变异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成负相关(P=0.0461),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腰围/臀围(WHR)成正相关(P=0.03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epr基因3057位G→A变异与BMI、WHR、DBP、TG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结果表明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变异主要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局部体脂分布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