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者31名检测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C反应蛋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等指标,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粥样斑块.分析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且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期血压、血清磷、脂蛋白α、氧化蛋白产物、C反应蛋白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磷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近2年新增乙、丙型肝炎感染病例的发病率,评估加强医务人员及病人管理、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乙、丙型肝炎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和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2个时间段内所有在我透析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未更换过透析机的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指标及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统计新发乙、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并对新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度新增1例丙型肝炎患者(发病率为0.72%),2009年度新增1例丙型肝炎患者(发病率为0.66%),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输血病史;2年内无新发乙型肝炎感染病例.结论 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及消毒隔离措施,能够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病例具有发热、出血与肾脏病变3大特征。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出血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继发感染。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肾血流的作用,笔者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肾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近2年新增乙、丙型肝炎感染病例的发病率,评估加强医务人员及病人管理、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乙、丙型肝炎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和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2个时间段内所有在我透析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未更换过透析机的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指标及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统计新发乙、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并对新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度新增1例丙型肝炎患者(发病率为0.72%),2009年度新增1例丙型肝炎患者(发病率为0.66%),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输血病史;2年内无新发乙型肝炎感染病例.结论 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及消毒隔离措施,能够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压力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两种脱机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步骤方面的差异。结果:PSV脱机成功25例,SIMVPS脱机成功13例。两种脱机方式的脱机时间、PS水平、VT、f和P0.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SV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0.69kPa(1kPa=10.20cmH2O);长期带机(>7日)的PS应达0.49~0.59kPa,并应动态观察P0.1通气、氧合变化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置于0.59~0.69kPa,SIMV的f可逐渐减至6次/min;长期带机(>7日)SIMV的f减至4次/min,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同时调整PS达0.49kPa,结合常规参数变化及P0.1的变化可完成脱机过程。结论:SIMVPS脱机优于PSV脱机,尤其对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采用SIMVPS方式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是一种较佳的脱机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血脂、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天津市肝胆病研究所完成。选取20只大鼠采用四氧嘧啶化学诱发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治疗组,另选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用灯盏花素按照(3.35μg/g体质量)的药量用10mL注射器吸取中药生理盐水溶解液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给药方案为预先设计)。结果:①3组血动态检测结果化验结果表明,除正常对照组外,3d至120d其他两组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3组比较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化验结果及24h尿蛋白、24h尿肌酐、24h尿白蛋白、血清IV型胶原检测值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大鼠肾小球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阳性产物检测,治疗组低于模型组(15.23±9.46),(23.31±11.42)μg/L,但仍高于对照组(11.65±7.4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灯盏花素控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降低血糖,血脂无关,抑制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可能是其发挥效应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者31名检测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C反应蛋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等指标,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粥样斑块.分析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且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期血压、血清磷、脂蛋白α、氧化蛋白产物、C反应蛋白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磷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