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 选择Fontaine 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根据病情选择的术式包括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杂交手术或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结果 22例患者中,行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5例,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例,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7例(其中3例加做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例.2例患者髂动脉全程闭塞,采取杂交手术治疗.Fontaine Ⅲ期患者14例术后全部静息痛消失;Fontaine Ⅳ期患者7例静息痛消失,1例无效,术后行膝上截肢手术.4例患者行截足(趾)术后愈合,3例溃疡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 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对重建下肢血流、挽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脑脊液引流术(CSFD)防治胸腹主动脉瘤(TAAA)腔内修复术后脊髓损伤(截瘫、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CSFD防治TAAA腔内修复术后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424例患者,其中行CSFD治疗232例(CSFD),未行CSFD治疗192例(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CSFD组较对照组脊髓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45,95%CI=0.26~0.76,P=0.003);治疗和随访期末,CSFD组的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0.31~1.44,P=0.31);CSFD组6例发生CSFD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对照组0例发生,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4.38,95%CI=0.75~25.49,P=0.10)。结论:CSFD预防和治疗TAAA腔内修复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疗效确切,但是证据质量和推荐等级较低。操作风险尚存在一定争议,对于有高度截瘫风险或者是已表现为截瘫的患者,实施CSFD治疗是可取的;而对于发生截瘫风险较低且存在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应充分评估风险-获益比,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为24h[1],表现为偏瘫、失语、视觉缺损及意识障碍等.目前对脑血管病的治疗国内外均无很好的疗效,因此探寻其完整的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公认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房颤等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高龄等.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尚存在着一些尚未认识的危险因素.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建立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采用两点定位法,将65只大鼠的右侧颈外静脉分支与同侧颈总动脉断端行间断全层外翻端端吻合。通过吻合后血管充盈和搏动情况及远端勒血实验来确定吻合口通畅。从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的角度,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65只大鼠自体颈静脉移植,52只实验成功,成功率80.0%(52/65),其中术中死亡率7.7%(5/65),术后死亡率12.3%(8/65)。导致大鼠术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麻醉意外、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窒息、触碰迷走神经突发心搏骤停、失血性休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吻合口漏血、血管空气栓塞、吻合口血栓形成或闭塞、感染。结论实验过程中熟悉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预期的模型建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DVT患者资料。采用经患足外踝小隐静脉切开或穿刺置溶栓导管接触深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7~10 d后,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继续予抗凝、活血、穿着弹力袜等,出院后均口服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 结果:86例患者中,22例因急性肺栓塞和髂股静脉大量漂浮血栓,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安置术,其中永久滤器5例;单纯球囊扩张35例,联合支架置入51例。术后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4例溶栓时出现轻度出血并发症,调整用药后消失。82例获随访6~36个月,管腔通畅率91.46%(75/8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或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经再次置管溶栓后血栓消融。 结论:深静脉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3D影像融合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44例资料。18例术中以3D影像融合引导(影像融合组),即在ARTIS pheno血管造影系统应用Syngo-X-workshop软件将术前肝脏门脉期增强CT与术中锥形束CT图像融合,以融合的3D影像导引TIPS;另26例以术前影像评估及术中间接门静脉造影引导行TIPS手术(常规手术组)。2组性别、年龄、术前Child-Pugh评分、血红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直径、腹水量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2组手术相关数据。结果 影像融合组门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碘对比剂用量及手术射线剂量均显著少于常规手术组[(2.1±1.1)次vs.(4.1±1.8)次,t=-4.428,P=0.000;(88.4±13.7) min vs.(115.2±33.0) min,t=-3.6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MCX-912,AK21223和KU2286单用或及加辐射时对习EMT6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荷瘤模型及^60Co-γ线照射进行实验,计算瘤重抑制率。结果 (1)MCX-912,AK2123和KU12286单用或联用均具有明显抗肿瘤或协同抗肿瘤作用;(2)MCX-912,AK21235 KU2286单用或联用均能增强^60Co-γ线照射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到以MCX912+AK212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腔内修补术是腹主动脉瘤(AAA)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在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中也成功应用并不断推广。但是RAAA因急剧出现的血流不稳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所致的高病死率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本研究应用双球囊封堵联合腔内修补术治疗RAAA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收治的应用双球囊封堵联合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治疗是临床上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完全腔内修复技术是目前该病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主动脉弓部病变局部解剖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有效脑保护下重建弓上分支血管仍是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探讨选择性建立个体化体外循环模式联合原位针刺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病变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例累及弓部的主动脉病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弓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经颅多普勒超声(大脑前、后交通动脉和Willis动脉环及双侧椎动脉优势情况)决定术中选择性应用右股静脉-右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伴(或不伴)左腋动脉转流模式,建立个体化体外循环实施术中有效脑保护。根据基础脑血流图,合理、准确地控制体外循环的流量和压力。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释放后,采用腔内原位针刺开窗、球囊扩张穿刺口以及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对主动脉弓上分支进行重建。术后3、6、12及24个月行主动脉CTA复查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无手术死亡,共植入Gore TAG胸主动脉覆膜支架14枚,Gore Viabahn覆膜支架19枚。术中三分支开窗3例,二分支开窗5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180~360 min,平均(240±30)min;术中开窗时间18~55 min,平均(35±5)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00±50)mL。术后ICU监护时间2~5 d,平均2.5 d;术后出现1例轻微腔隙性脑梗塞,经抗凝、改善脑循环对症治疗后患者康复,8例均于术后5~10 d出院。随访6~24个月,CTA显示主动脉瘤的瘤腔、夹层和溃疡的破口隔绝满意,瘤腔和假腔逐渐血栓化并顺利重塑。 结论:应用个体化体外循环模式联合原位针刺开窗重建分支技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脑保护确切、开窗精准快速、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中高危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分析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呼吸、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