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人住康复科的29名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入住心理科的31名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及住院6周末对患者进行SDS、HAMD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SDS得分为(50.14±7.63)分,观察组得分为(42.15±6.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得分为(18.23±2.45)分,观察组得分为(10.30±5.6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结论应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能有效调动患者内部资源,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应对技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门诊复发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及停药原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因病情复发而在本院门诊就诊的310例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与停药原因进行调查。结果门诊复发精神障碍患者不规范用药与停药者高达82.6%。在停药主要原因中,居首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难以耐受(67.6%),其次是认为病已好不需要继续服药(63.7%),再次是担心长期服药会智力减退(62.5%)、形成药物依赖(60.5%),担心发胖(49.2%),感到羞耻(41.8%)及经济困难,消极情绪,药品品种、剂量多,服用混乱,均在25.0%以上。结论造成门诊复发精神障碍患者停药有多种原因,针对原因应从加大门诊健康教育力度,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普及深入工作,规范医护人员用药处置、加强与患者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回访督导患者用药情况等方面加以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探讨精神科不同职称护士对护理知识需求的差异。方法:以问卷选答的形式调查我院精神科护士90人。结果:对护理知识需求前88人分别是:新业务、新技术(68.2%),护理心理学知识(61.2%),急救知识(56.5%),人际沟通技巧(55.3%),专科护理知识(47.1%),现代护理管理知识(45.9%),护理健康教育知识(43.5%),法律法规知识(41.2%)。不同职称护士对护理知识的需求既有相同,也有差异。结论:必须认清同职称护士知识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瑜伽训练对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瑜伽训练,训练前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训练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27.18±5.74)分,对照组(38.45±7.35)分,研究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CL-90中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瑜伽训练能有效改善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其躯体化症状,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7.
集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集体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集体治疗组(观察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分别于病情稳定后进行集体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后8周、12周末观察组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NOSIE各因子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集体治疗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分别于出院1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定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