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利用人骨髓瘤细胞系ARP1、MM.1S和NCI-H929建立异种移植模型, 并对三种细胞移植后生长周期、肿瘤负荷和生物学特点进行比较。方法将ARP1、MM.1S和NCI-H929细胞分别由皮下或尾静脉植入经137Cs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 每周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 监测肿瘤负荷。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或骨髓中CD138+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CD138和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ELISA法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micro-CT评价骨病变。结果皮下移植ARP1、MM.1S和NCI-H929细胞的小鼠在两周内均可形成局部肿瘤, 免疫荧光检测支持浆细胞肿瘤。尾静脉移植后第20天时可在ARP1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出κ轻链[(8.2±1.0)ng/ml]。尾静脉移植6周左右, ARP1组小鼠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下肢逐渐瘫痪等表现, 骨髓中能检测到人CD138+CD38+细胞群, 予硼替佐米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5.7±0.2)%对(21.3±2.1)%, P<0.01]。MM.1S和NCI-H929组小鼠骨髓中未检测到人CD138+CD38+细胞群。结论 ARP1、MM.1S和NCI-H929细胞系构建的小鼠模型可作为MM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GSTM1/GSTT1基因型;并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先心病发病风险影响因素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及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孕前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定期产检以及怀孕知情时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6,P=0.049;OR=1.73,P=0.036)。经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GSTT1(-)基因型和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孕前高体质量指数是先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定期产检以及摄入充足的叶酸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与GSTM1(-)/GSTT1(-)基因型之间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与母亲围孕期不吸烟且GSTM1/T1基因未缺失的研究对象相比,其母亲围孕期吸烟且携带GSTM1(-)和(或)GSTT1(-)基因型的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OR=9.01,3.87,3.01;95%CI:1.73~39.69,1.21~19.57,1.13~9.69)。结论 GSTM1/GSTT1基因缺失是先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1(-)/GSTT1(-)基因型与孕母围孕期吸烟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暖宫贴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暖宫贴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病人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将剖宫术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术后6h分别给予暖宫贴配合腹部按摩,并与常规治疗组对比,观察各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排尿时间、排气时间、乳量充足时间上比较,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在下床时间、排便时间上比较,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宫贴配合腹部按摩能促进剖宫产病人术后肛门排气,对产妇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我院自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7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86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中 ,男 5 2例 ,女 34例 ,年龄 2 8岁~ 70岁 ,平均 4 9岁 ,其中胆囊息肉 32例 ,慢性胆囊炎 2 6例 ,胆囊结石 2 8例 ,住院日期 3d~ 6d ,平均 3.2d。2 治疗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简称LC) ,是在电视腹腔镜监视下 ,利用特殊器械 ,通过腹壁小切口在腹腔内施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不用开刀 ,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程短的手术 ,术后 2d~ 3d即可出院。3 结果本组 86例中 ,除 1例出现剑突下穿刺孔感染外 ,余无任…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期待疗法孕妇便秘的干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孕妇接受专人饮食教育及排便训练,对照组不进行特别的饮食干预,按常规给予普通饮食。结果:干预组大便状况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特定饮食教育方案能够干预期待疗法孕妇的便秘,避免发生因便秘诱发的宫缩甚至早产,降低妊娠并发症,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患者血清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6例AMAN患者和16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干预,24 h后行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TOF串联质谱鉴定神经元发生变化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或下降超过30%的点判定为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AMAN患者血清干预与健康献血者血清干预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比较,有21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内质网蛋白29、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蛋白酶体α亚基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电压门控阴离子选择性通道蛋白1为凋亡相关蛋白.结论 在AMAN患者血清作用下,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7.
喉内窥镜下低温数字等离子系统消融治疗舌扁桃体肥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文静  魏晓萍  刘宇  刘武科 《重庆医学》2011,40(11):1084-1085,1087,1145
目的探讨喉内窥镜下低温数字等离子系统消融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舌扁桃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即局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即经喉内窥镜低温数字等离子系统消融切除部分肥大的舌扁桃体。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内窥镜下低温数字等离子系统消融治疗舌扁桃体肥大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8.
急性重型减压病时,如果血管内气泡多,栓塞广泛,血浆大量渗出,血容量显著减少,血液浓缩,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使静脉穿刺难度加大,即使穿刺已进入血管,由于血液回流慢,往往看到有血液回流时已穿刺过度,影响对穿刺是否成功的判断。我科在临床中多次采用负压进针法,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62岁。反复头晕20年,加重数小时。患者于20年前开始反复头晕,血压升高,最高时可达180/100mmHg(1 mmHg=0.133 kPa)。体检无特殊。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20年。实验室检查: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血浆醛固酮及尿酸增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均正常。B超示右侧肾上腺增大,实质回声均匀,内部见一实性低回声肿块,大小约2.2 cm×1.9 cm×2.0 cm,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肿块内部星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鼓室置管术,观察组采取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积液存在时间及鼓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听阈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加快中耳积液消失,促进鼓膜愈合,明显提高听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