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头皮急性减张及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头部组织缺损并头皮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9月~2015年9月,应用头皮急性减张缝合联合负压引流修复头部组织缺损并头皮感染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2~56岁,平均38岁,病程1h~2m,创面大小为3.0cm×6cm~4cm×10cm。缺损宽度均在4cm内,手术次数1-3次,疗程3W-8W。结果所有患者头皮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颅骨外露均减张缝合皮瓣修复,无继发感染,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2月。无明显瘢痕性秃发,见浅表瘢痕形成。结论皮肤的急性减张缝合适用于宽度小于4cm以下狭长型皮肤缺损,联合负压引流可以有效控制头皮帽状腱膜及骨膜层的感染同时有利于创面愈合。该手术操作简便,能早期修复创面,避免颅骨长期外露。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矫正烧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7年7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14例(17膝)烧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男11例(13膝),女3例(4膝);年龄20~48岁,平均37岁。瘢痕形成8个月~24年,平均5年。瘢痕范围上至大腿上段,下至小腿中段,两侧至腘窝内、外侧,均无破溃。瘢痕挛缩后范围为12 cm×10 cm~30 cm×22 cm。术前膝关节活动度(total activity of motion,TAM)为30~115°,平均69°。患者坐轮椅4例,扶双拐行走5例,跛行3例,半蹲行走2例。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术前患者膝关节功能可3膝,差5膝,很差9膝。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年。无局部皮肤坏死、针道感染、肢端感觉麻木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屈曲畸形均获得矫正;TAM为70~145°,平均125°。可足底负重行走,患者步态较术前均有所改善。5例术后可不扶拐行走,仅轻度跛行;2例坐轮椅患者术后可扶拐行走。末次随访时根据秦泗河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膝、良5膝、可3膝,较术前显著改善(Z=–3.677,P=0.000)。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烧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的优点,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总结改良供区的"旗状"供血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改良供区的"旗状"供区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29例32指。男18例,女11例;年龄12~68岁,平均42岁。左手13例14指,右手16例18指。食指12例,中指10例,环指4例,小指6例,均为中末节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0.8 cm×1.0 cm~1.8 cm×2.8 cm,病程1 h~2个月,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1.3 cm~2.0 cm×3.0 cm,供区全厚皮植皮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及植皮均I期愈合。术后22例23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月,平均8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无感觉过敏,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供区少许色素沉着,无明显功能障碍。据TAM评定标准:优:17指;良:3指;中:3指;差:0指。皮瓣感觉功能评定标准:S1—0例;S2—0例;S3—3例;S4—6例;S5—14例。两点辨别觉0.5~0.8 cm。结论改良供区的"旗状"供血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该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供区隐蔽,术后供区手指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9月,收治手指掌侧皮肤缺损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28.5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12例,爆炸伤5例,感染引起局部坏死3例。拇指14例,示指3例,中指3例。17例外伤创面有不同程度污染,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6h;3例感染创面发生局部皮肤坏死,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15~53d。创面缺损范围3.0cm×2.0cm~3.5cm×2.5cm。术中采用大小为3.5cm×2.5cm~4.0cm×3.0cm的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供区植皮修复。结果 1例术后2d因动脉危象导致皮瓣坏死,行邻指指固有动脉侧方皮瓣移位修复后成活;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外形、质地较好。末次随访时示、中指掌指关节屈曲达80~90°,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达80~100°,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达20~30°;拇指指间关节屈曲30~80°;对指、对掌功能不受限。供足行走正常。结论 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具有质地结构相似、精细感觉恢复优良、不需二次整形等优点,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重建感觉的指固有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9月,应用携带指固有神经背支或桡神经终支的指固有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3例26指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男14例,女9例;年龄15~60岁,平均38岁。示指10指,中指9指,环指7指。创面范围为1 cm×1 cm~3 cm×2 cm。病程1 h~14 d。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1.0 cm~3.5 cm×2.0 cm,供区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出现远端青紫,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14例16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色泽、质地良好。术后6个月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法:获优11指,良4指,可1指。皮瓣感觉功能评定:S2 1指,S3 2指,S4 3指,S5 10指。结论 采用重建感觉的指固有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术后可重建手指精细感觉,最大程度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15例.创面大小6 cm×3 cm~10 cm×6 cm.切取皮瓣面积7 cm×4cm~11 cm×7 cm,皮瓣蒂长5~13 cm,实际皮瓣最长轴达20 cm.创面游离植皮.结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患手无缺血表现.结论 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可修复手部桡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for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4 to October 2008,15 cases of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were repaired with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The flap size ranged from 3.5 cm × 3.0 cm to 8 cm ×5 cm. The wounds at donor site were closed with skin graft. Results All th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with no ulcer at the donor site. 1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 9 months. The skin color and texture were satisfactory. The patients could walk very well. Conclusions It is reliable to repair the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with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It is easily performed with less morbidity.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应用指尖舌形皮瓣互换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28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术前设计指尖舌形皮瓣重建甲侧襞,掌指关节之间背侧设计“U”形皮瓣重建指蹼,并指之间掌、背侧设计“Z”形切口,切取皮瓣并进行分指矫形术,手指侧方剩余创面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28例并指重建的指蹼接近正常,甲侧襞重建满意,无一例并发末节指骨外露,外观满意,手指伸屈、内收、外展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指尖舌形皮瓣互换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并指畸形,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是先天性并指畸形矫正术的良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人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表型及分化潜能,以进一步研究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从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中提取并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以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及生长特点.待细胞培养传代至第3代,采用Vi-CELL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标志CD73、CD44、CD105、CD90、CD34、CD45、CD14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细胞CK19、Oct 4、Vementin的表达情况及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诱导分化检测细胞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细胞方向分化能力.结果 细胞原代培养初期贴壁散在分布,生长曲线显示细胞1 ~2d生长较慢,从3~5d左右细胞生长较快,6~7d细胞进入平台期;第2代第5天细胞多为长梭形,呈放射状、漩涡状排列.细胞流式结果显示细胞表型CD90、CD44、CD105、CD73呈高表达,CD45、CD34、CD14不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间充质细胞标记物Vementin、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 4均呈阳性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呈阴性表达,多向诱导分化实验该细胞可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细胞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人增生性瘢痕来源成纤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该生物学特性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以及创面修复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