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甲沟炎是门诊外科一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病因为[1]:①嵌甲 趾(指)甲嵌入甲沟软组织内,导致甲沟部软组织受到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炎性反应,是引起甲沟炎的主要原因.嵌甲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鞋子较小、鞋头狭窄等.②感染 可能与拔手指甲肉刺、咬指甲等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甲沟部污物积聚,细菌繁殖产生炎性反应.③外伤 跌伤、踢伤或剪甲等造成甲沟或甲床组织损伤,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上对于第2、3种病因所致甲沟炎,治疗效果好,但对于第1种病因所致甲沟炎的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一般采用拔甲、甲床部分切除、趾(指)侧梭形切除等方式治疗,但复发率高,特别是嵌甲及感染后拔甲治疗复发率为100%.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我们采用重塑趾(指)甲及甲皱襞,治疗难治性甲沟炎30例,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2.
颈浅动脉岛状皮瓣在修复颌面颈部烧伤瘢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浅动脉岛状皮瓣的切取方法,观察用其修复颌面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解剖观测10例成年人体标本的颈浅动脉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将颈浅动脉分为斜方肌肌前段、肌内段和肌后段3段。14例颌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行瘢痕切除后应用颈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及患者颈部活动恢复等情况。 结果 颈浅动脉肌前段长度为(5. 1±0. 4)cm,肌内段为(2. 1±0. 5)cm,肌后段为(4. 7±0. 7)cm.内侧肌皮穿支位于第7颈椎旁开(7. 3±0. 6)cm、肩胛冈上(3. 9±0. 7)cm处。本组患者修复皮瓣大小为(16. 0cm×7. 0cm)~(35. 0cm×12. 0cm),除1例皮瓣远端有约3. 0cm×1. 5cm的坏死外, 13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4个月—3年,效果满意。 结论 颈浅动脉岛状皮瓣切取方法简便,不需要行断蒂手术,是修复颌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3.
阴囊再造术后皮瓣修薄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男,19岁,未婚因“搅拌机损伤致全阴囊皮肤撕脱3h”于1997年11月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好。全阴囊皮肤撕脱,双侧睾丸外露,睾丸无明显挫伤,血供正常,精索及其血管无明显损伤,阴茎皮肤逆行撕脱,蒂部位于冠状沟处,尿道无损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9年10月,应用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56岁,平均28.5岁。机器绞伤12例,电刨伤6例,电锯伤8例。损伤指别:环指10例,小指16例。损伤部位:掌侧皮肤缺损8例,指背皮肤缺损18例。创面范围2.5cm×1.5cm~4.5cm×3.0cm。受伤至手术时间1~9h,平均4.5h。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3.0cm×2.0cm~5.0cm×3.5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5d4例皮瓣远端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发生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处理后表皮脱落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0例因皮瓣臃肿于术后6~8个月行皮瓣整形术。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均满意,质地与受区相似,两点辨别觉为0.8~1.2cm。掌指关节屈曲达80~90°,平均84°;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达80~100°,平均90°。结论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良好等优点,是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切取及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尸体标本,解剖观察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指蹼动脉、掌背动脉穿支等血管走行、吻合。据此设计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18例手指创面采用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修复。男12例,女6例,年龄6~60岁。创面范围约4.0cm×2.0cm~5.0cm×2.0cm,皮瓣范围约5.0cm×2.2cm~6.5cm×2.2cm。皮瓣供区采用游离植皮覆盖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手指伸屈无功能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8~9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获优18例。结论指动脉近侧穿支与指蹼动脉、掌背动脉穿支等血管的分支有较恒定的吻合,指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可修复手指较大创面,手术简单、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26.
随着农村半机械化以及小作坊机械化发展,保护措施不完善以及疲劳操作等因素致手指指腹缺损越来越多.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很多[1-2],大多手术方式对供区造成较大的损伤,注重创面的修复,感觉功能的重建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利用足趾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治疗组应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28.
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活性变化及地塞米松(Dex)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U Dex,10只)、模型组(ALI NS,10只)和对照组(NS,10只)三组,实验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模型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药6小时后留取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其NF-κBP65、IκB-α蛋白的相对含量,并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ALI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IκB-α表达显著降低。Dex能明显下调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上调IκB-α表达,并能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 NF-κBP65活化在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ex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减少了肺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一种可在常温下操作、简便易行、效果好的穿支血管造影液配比。方法常温下用不同配比的乳胶、水、四氧化三铅混合液对穿支血管进行灌注,灌注后的标本肉眼观察及X线摄片,比较其效果。结果乳胶(ml):水(ml):四氧化三铅(g)以1∶1∶2的比例配制灌注效果好,肉眼及X线片可见清晰的小血管网。配比中加入广告色、墨水等小分子量色料的效果差,影响观察血管。结论乳胶-四氧化三铅液是简便易行的小血管造影剂,其最佳配比∶乳胶(ml):水(ml):四氧化三铅(g)为1∶1∶2。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交腿皮瓣转移5例,游离皮瓣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0岁。成人(1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12cm×7cm~13cm×10cm,儿童(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8.5cm×6cm,供区游离植皮。交腿皮瓣3~4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1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再造前跖区两点辨别觉6~9mm。患肢活动自如,皮瓣无溃疡发生。结论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可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面积大,皮瓣质地外观好,可恢复有效两点辨别觉,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