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低剂量环磷酰胺对脂多糖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并与地塞米松进行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遵义医学院外科动物实验室、中心实验、病理实验室进行。取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40):环磷酰胺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5mg/kg制作肺损伤模型。注射脂多糖后,环磷酰胺组立即腹腔注射1mL环磷酰胺(4mg/kg);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1mL地塞米松(5mg/kg);模型组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各组于模型制作后第1,4,6,8小时分别取10只采血,以ELISA法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且于第6小时留取肺组织进行肺组织的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模型组大鼠肺泡腔见大量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剥脱、水肿等,环磷酰胺组和地塞米松组也可见炎细胞浸润、肺萎陷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P<0.05)。②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和地塞米松组脂多糖腹腔注射后1h已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6h达到峰值(P<0.05);环磷酰胺组和地塞米松组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白细胞介素8水平: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和地塞米松组脂多糖腹腔注射后1h已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8h达到峰值(P<0.05);环磷酰胺组和地塞米松组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环磷酰胺与地塞米松一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降低肺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减轻其肺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对小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自愿捐赠的人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联合胶原酶消化法获取hADSCs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取健康自愿者捐赠的外周血,采用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并行血小板计数。取45只C57BL/6小鼠采用磁铁夹压法于背部制备压疮模型,随机分为3组(n=15);hADSCs组、PRP组及对照组创面分别注射100μL经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后的hADSCs(1×106个)、人PRP、PBS。注射后观察压疮创面愈合情况,5、9、13 d计算创面愈合率;5、11、21 d取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D31、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血管、神经再生情况。hADSCs组于11 d时荧光示踪法观察细胞定植及成活情况。结果经诱导分化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分离培养细胞为hADSCs。PRP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外周血(t=5.781,P=0.029)。大体观察,注射后hADSCs组创面愈合优于PRP组及对照组,5、9、13 d,hADSCs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PRP组及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示,与PRP组及对照组相比,hADSCs组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增多,且21 d时可见皮肤附属器再生;注射后各时间点,hADSCs组胶原表达量均显著高于PRP组及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时间点hADSCs组新生血管数、S100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多于PRP组和对照组(P0.05)。荧光示踪法显示注射11 d后hADSCs可定植于创面并成活。结论局部移植的hADSCs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进而促进小鼠压疮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阴囊皮瓣修复后局部温度变化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皮瓣重建阴囊后局部温度变化及其对生精细胞凋亡和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重建组(皮瓣重建阴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雌性12只用于配对试验.重建组建立皮瓣重建阴囊模型前采集精液进行计数,埋藏法测量阴囊内睾丸表面的温度,然后建立皮瓣重建阴囊模型.于重建阴囊第8周,重建组再次采集精液及测量阴囊内睾丸表面的温度,并随机取重建组及对照组各6只动物进行睾丸活检.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将两组未行睾丸活检的各6只雄兔分别与雌兔配对喂养观察生育情况.结果:皮瓣重建阴囊后第8周睾丸表面温度明显高于皮瓣重建阴囊前的温度,精子计数明显低于阴囊重建前的精子计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建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配对喂养结果显示,重建组没有生育,而对照组平均生育幼兔(6.0±1.3)只(P〈0.05).结论:皮瓣重建阴囊后兔睾丸局部温度升高,睾丸的生精细胞过度凋亡,导致雄兔不育.皮瓣不宜被临床继续选用于重建阴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拇指指腹缺损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6~56岁,平均26.5岁.爆炸伤4例,机器绞伤8例,电锯伤12例.缺损范围为2.0 cm×2.0 cm~3.5 cm×3.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30 min~7 h.术中切取2.5 cm×2.5 cm~4.0 cm×3.5 cm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缺损.供区宽度<2.8 cm者直接缝合,>2.8 cm者于前臂内侧切取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21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术后48 h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成活.供区切口顺利愈合,植皮均成活.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不臃肿,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为5~12 mm.结论 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外形好,术后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以往多采用"Z"成形术、游离皮片移植、邻位带蒂扩张皮瓣移植、远位带蒂皮瓣移植甚至游离皮瓣移植[1-4].2004年1月-2009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松解创面1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的解剖特点及用于足跟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其足底内侧动脉起源、分支、走行和分布.据此设计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对10例足跟部组织缺损9 cm×7 cm~15 cm×14 cm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28~60岁;交通伤9例,足跟部黑色素瘤1例.对其中3例跟腱缺损者同时携带拇趾展肌肌腱和跖腱膜修复跟腱缺损,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在距起点1.0~2.0 cm处分为浅、深2支,浅支直径(1.0±0.2)mm,分出2~3条拇趾展肌肌支和3~5条皮支;深支直径(1.5±0.3)mm,在距足底内侧动脉起点2.5~5.0 cm处分为外侧深支和内侧深支,前者分出3~5条皮支,后者分出2~3条拇趾展肌肌支和1~2条皮支,长度为(8.9±0.2)cm;足内侧和跖弓区切取联合皮瓣的最大面积男性可达10.4 cm×9.2 cm,女性可达9.1 cm×8.2 cm.10例患者足跟部修复手术中切取的联合皮瓣大小为9.0 cm×7.0 cm~10.0 cm×8.0 cm,术后10块皮瓣全部存活.8例获1~18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外形良好,皮瓣植皮处的两点辨别觉与对侧足内侧区无明显差异,患肢活动自如.结论 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是修复足跟及其周围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7.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足背动脉皮瓣供区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营养血管皮瓣供区植皮修复后无溃疡发生. 结论 足背动脉皮瓣供区可采用带蒂的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方法简单、适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因右手挖掘机压榨致出血疼痛3 h于2008年6月12日急诊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手示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约2.5 cm×2.0 cm,指深屈指肌腱及末节指骨外露;中指中节中远1/3以远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约3.5 cm×2.5 cm.指深屈肌腱及末节指骨外露,近节皮肤软组织有挫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眼眶肿瘤扩大眶内容物摘除术后巨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眼眶肿瘤12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 年龄48~87岁;皮肤鳞状细胞癌9例, 基底细胞癌3例;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眶内容物摘除术及创面修复。所有患者均手术彻底切除眼眶病灶, 一期切取股前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组成的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创面, 皮瓣供区采用减张缝合关闭, 总结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创腔深度、术中切取皮瓣面积、肌瓣面积,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区外观, 皮瓣颜色、厚度、质地, 术区瘢痕、感觉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为7.0 cm×5.0 cm~15.0 cm×8.0 cm, 创腔深度为4.0~5.0 cm, 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7.0 cm×5.0 cm~19.0 cm×8.0 cm, 肌瓣面积为4.0 cm×3.0 cm~5.0 cm×4.0 cm。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 伤口均一期愈合, 受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进一步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在显示SD大鼠皮肤神经分布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6只处死后紧贴肌肉表面分别于背侧及腹侧切取皮肤,最终获得背侧皮肤6块,腹侧皮肤6块,经10%甲醛溶液固定1月,无水乙醇脱脂3 d,并于0.25%的胶原酶Ⅰ和Ⅲ溶液中消化3 d后,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 结果 12块SD大鼠皮肤经染色后,除2块皮肤染色效果不佳外,其余10块皮肤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除色素的过程中,表皮常常脱落,即使不脱落,平铺的皮肤上也不能分界表皮与真皮,无法看见表皮内神经分支,且在解剖过程中剔除皮下脂肪时,部分皮下脂肪难以剔除干净,故肉眼可见部分皮下脂肪内明显的神经分布。透过X线阅片灯肉眼即可见皮肤呈现淡紫色,而神经为黑色,各区域神经分布不均,直径、形态及颜色深浅也不相同。甚至可看见神经呈现扭曲、打结的现象。 结论 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能够清晰显示肉眼可见的皮肤神经分布,这些结果将对于SD大鼠皮肤内各区域神经纤维密度的测定及动物模型中皮瓣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