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的现代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5年来,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已引起越来越多医生的兴趣。从解剖学角度讲,肩袖在肩关节的三维活动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冠状面,三角肌和肩袖下半部分(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是一对力偶;在水平面,肩袖前部(肩胛下肌)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之间是另一对力偶。肩袖撕裂修复的目的是使这两对力偶重新获得平衡,恢复肩关节稳定性,而不仅仅是修补撕裂口。不同的撕裂部位有不同的关节镜修复技术,其中肩袖的后上部撕裂又分为四种类型:新月形、U形、L形和巨大的挛缩的撕裂。对前3种撕裂在镜下先沿肩袖长轴缝合撕裂口的两边,再把缝合后的肩袖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超声显像在肩周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例肩周痛2进行超声检查,并以健侧作为对照。结果 图像显示,急性损伤时肌腱组织内水肿,肌腱回声减低;慢性损伤时肌腱内回声杂乱,光点增工可伴有钙化7例B超诊断分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积液,冈上肌腱炎、三角肌下滑囊炎、冈下肌腱炎、腱鞘积液等,结论 B超可以对肩周软组织损伤作出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体外对骨巨细胞瘤(GCTB)细胞活性、侵袭能力及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骨科3例GCTB患者的术中肿瘤组织标本,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5岁、40岁、27岁,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均为2级。(1)将GCTB标本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分离、培养、鉴定。(2)将制备好的GCTB细胞分为对照组及4个浓度NCTD组,其中NCTD组分别加入5、10、20、40 μg/mL的NCTD溶液200 μL;对照组加入α-MEM 细胞培养基200 μL。培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3)将制备好的GCTB细胞分为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性,采用DHE染色检测GCTB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JC-1染色检测GCTB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1)GCTB组织标本经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后,镜下多为不规则形的间质细胞,细胞核周围CD68表达阳性,提示所提取分离细胞为GCTB细胞。(2)GCTB细胞活性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显示,NCTD对GCTB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NCTD浓度的增加,细胞逐渐出现皱缩、悬浮,逐渐丧失原有形态;CCK-8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5 μg/mL NCTD组、10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40 μg/mLNCTD组GCTB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00%、76.45%±9.86%、62.34%±10.21%、39.74%±8.36%、25.54%±7.18%,随着NCTD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716, P<0.01)。(3)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能力检测,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侵袭细胞比例分别为49.33%±9.84%、32.84%±2.73%、8.34%±1.4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34, P<0.01)。细胞凋亡检测,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3%±0.05%、14.23%±0.85%、51.21%±10.4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83, P<0.01)。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的检测,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23、30.841, P值均<0.01)。GCTB细胞ROS水平检测,随着NCTD浓度的增加,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GCTB细胞中ROS的水平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GCTB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检测,对照组、5 μg/mL NCTD组、20 μg/mL NCTD组GCTB细胞胞膜电位的红/绿光强度比分别为2.01±0.11、1.27±0.07、0.79±0.1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41, P<0.01)。凋亡相关蛋白检测,对照组、5μg/mL NCTD组、20μg/mL NCTD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则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CTD可显著抑制GCTB细胞的体外活性,增加细胞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活性氧水平、调整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4.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系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突间钢丝是经典的颈椎后路固定技术,但对于多节段骨折、合并棘突骨折、椎板骨折、颈椎后伸和旋转不稳定等损伤的疗效不佳。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由Roy-Camille等在1970年首先报告,应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病人,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内固定手段。它与以往的后路内固定技术相比有以下特点:(1)短节段固定,最大限制地保留颈椎活动度;(2)当有棘突、椎板损伤时,仍可以实现短节段固定;(3)较钢丝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究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模拟骨盆、确定恶性肿瘤切除范围、假体个体化设计等方面的意义及实际应用效果。材料及方法: 女性髋臼软骨肉瘤1例, 病灶侵蚀髋臼底、髂骨、坐骨, 盆腔内软组织浸润约10cm。作病灶及骨盆的CT扫描, 计算机三维重建, 运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制出实物骨盆模型。根据模型确定截骨范围及截骨标志点, 模拟病灶切除。继续通过计算机, 制作与切除病灶相匹配的髋臼假体, 附带与周围骨盆组织完全服贴的固定柄。通过假体与患者肿瘤骨盆模型模拟手术与假体装备。取Smith Peterson及Radley联合入路, 显露髋关节、耻骨支、坐骨支, 按三维重建模型标志点切除肿瘤、植入预制假体; 假体分别以髂骨翼、耻骨、坐骨残余部分牢固固定。骨水泥固定髋臼内衬, 置换股骨头。结果: 手术时间约7h, 出血约2 000ml, 摄片示肿瘤缺损消失, 人工假体与骨盆和谐匹配, 髋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感染、脱位等现象, 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髋臼肿瘤的恰当切除、匹配髋臼假体的个体化制作及骨盆的良好重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6.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它的病因包括酗酒、激素应用、创伤、血液系统病、放射治疗以及无明确病因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等.在美国估计每年有10000~30000人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5%~10%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年轻患者还将面临着人工关节翻修的问题,因此如何延缓或阻止其病程发展是推迟关节置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股骨头坏死常见于青壮年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创伤及酗酒之后,也有一些病因不明。对于青壮年患者应通过各种方法避免股骨头进一步塌陷而进入晚期骨关节炎阶段。除股骨头髓芯减压之外,再配合植入物以期改善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并给予一定力学支撑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从而延缓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治疗方案,并分析各方法的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48.
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评估髋臼假体位置,术后随访假体位置的两个重要参数。髋臼前倾角的测量目前仍无统一标准。该文就近期文献中髋臼前倾角的定义、测量时骨盆参考平面、各种测量方法、髋臼角安全范围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评估髋臼假体位置,术后随访假体位置的两个重要参数。髋臼前倾角的测量目前仍无统一标准。该文就近期文献中髋臼前倾角的定义、测量时骨盆参考平面、各种测量方法、髋臼角安全范围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