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首次诊断双相障碍并接受药物治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85例首次诊断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治疗后1年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5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第2.5、5、7.5、10、12.5个月时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8、0.96、0.95、0.94和0.65;截至随访终点,8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0.4%;首次治疗后12个月内的病死率为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疾病共病和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结论对于首次诊断双相障碍的患者,早期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躯体疾病共病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v,ReHo)特征,及其与注意功能的相关分析。方法入组符合DSM.1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进一步分为DS患者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共人组男性Ds患者30例(DS组)、NDS患者38例(NDS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及利手匹配的3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Stroop测验评估所有受试者注意功能,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计算ReHo指标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分析DS组与NDS组差异性脑区ReHo值与注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DS组与NDS组Stroop颜色、单词、色词干扰测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28.615、39.516、21.898,均P〈O.01),DS组Stroop颜色[(26.5±12.9)分与(35.6±11.5)分]、单词[(43.5±19.4)分与(58.0±15.2)分]评分均显著低于NDS组(t=-2.949,P=O.012;t=-3.507,P=O.002)。(2)与NDS组相比,DS组ReHo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右侧舌回、左侧舌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顾上回、右侧枕中回(t=4.70,3.96,4.22,3.50,4.44,均P〈O.01,AlphaSim校正);ReHo值降低的脑区:左侧内侧额上回,前扣带回、右侧额下回三角部颅中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t=-3.24,-4.48,-3.47,均P〈O.Ol,AlphaSim校正)。(3)Ds组左侧三角部额下回ReHo值与Stroop单词(r=0.451,P=0.016)、色词干扰(r=O.504,P=O.006)测验评分显著正相关,与Stroop颜色测验评分相关不显著(r=0.345,P=0.072);其他差异性脑区ReHo值与Stroop测验评分均未见显著相关性。NDS组差异性脑区ReHo值与Stroop测验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Ds患者较NDS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持续注意功能障碍,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可能是其关键受损脑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4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D-二聚体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冠脉造影阳性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D-二聚体水平。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组(P〈0.05),冠脉造影阳性组中冠脉多支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冠脉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锦红片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锦红片(由红藤,蒲公英,生大黄等组成)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疗效。将60例急性胆道感染患,以前瞻简单随机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西药组单独抗生素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锦红片,观察两组患临床症状体征,及其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优于西药组,并能显缩短急性胆道感染患的病程,提示具有清热通下作用的锦红片,在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中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4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D-二聚体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冠脉造影阳性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D-二聚体水平。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组(P〈0.05),冠脉造影阳性组中冠脉多支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冠脉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调宁蛋白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表达及养肝柔肝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豚鼠胆囊组织调宁蛋白(Ca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养肝柔肝中药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养肝柔肝中药组(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西药组)。后3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其中中药组、西药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7周后,分别对实验豚鼠胆结石生成情况,胆囊组织Cap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养肝柔肝中药组能有效防止胆结石的生成,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其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西药组(P〈0.05)。模型组动物胆囊组织CaD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养肝柔肝中药组和熊去氧胆酸西药组胆囊组织Cap蛋白表达水平虽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5,P〈0.01),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且养肝柔肝中药组Cap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但与熊去氧胆酸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胆结石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胆囊平滑肌组织Cap蛋白的水平,提高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养肝柔肝法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酸 (TBA)、胆汁总胆红素 (TBIL)、胆汁结合胆红素 (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 (UCB)、胆汁钙离子 ,并进行胆汁胆红素组分HPLC分析。结果 (1)正常组成石率为 5 % ,模型组为 81.2 5 % ,治疗组为 31.2 5 % (P <0 .0 5 )。 (2 )模型组胆囊胆汁中TBIL、CB、UCB及Ca2 + 均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TBA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TBA低于正常组 ,Ca2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3)模型组单结合胆红素 (MCB)值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双结合胆红素 (DCB)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1) ,治疗组DCB值低于正常组 ,各组UCB的完整峰面积 (IPA)值无明显区别。 (4)模型组的MCB百分比和UCB百分比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DCB百分比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5 ) ,治疗组的MCB百分比也高于正常组 ,同时DCB低于正常组。结论 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色素性结石的成石率 ,有明显逆转胆汁致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喹硫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分别口服喹硫平(65例)、利培酮(47例)和阿立哌唑(42例)治疗,观察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24周末3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喹硫平组改善阳性症状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P<0.05);3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的9个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阿立哌唑组对8个因子分的改善优于其他2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躯体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显著差于单纯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喹硫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均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差于单纯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文化程度是影响认知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