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42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31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omocysteine thiolactone,HTL)复合物水平与冠心病(CHD)及其病程的相关性,HTL复合物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传统危险因素的作用及其致病机制。方法 选择CHD患者177例,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正常对照组177例,全部为正常查体人群。竞争性ELISA方法测定血中HTL复合物的含量,HPLC方法测定血中Hcy的含量。结果 CHD组HTL复合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9.6)u/ml比(24.95±8.95)u/ml,P<0.01].CHD组高HTL复合物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6%比9.6%,P<0.05),且在低Hcy血症的CHD患者中,高HTL复合物血症的阳性率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2.3%vs.9.6%,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L复合物对CHD的相对危险度(OR)为2.315(95%可信区间:1.129~4.74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TL复合物与Hcy不具有明显相关性,但与冠状动脉血管堵塞程度呈正相关(R~0.209,P<0.001)。以HTL复合物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TL复合物与冠状动脉血管堵塞程度及心梗史具有直线关系。结论 HTL复合物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HTL复合物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堵塞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指导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膜透析中心符合营养不良的患者40例,对其进行6个月的个性化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改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Alb、Hb、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GA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指导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营养知识,提高其营养水平,达到改善其营养不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早期判断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时间及减少耐药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临床诊断的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同时检测PCT水平,根据PCT水平及变化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血CRP和WBC水平的差别,观察血PCT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PCT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血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未观察到血PCT与CRP水平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血清PCT用于指导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及费用,同时更大程度地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不同知识结构的临床护士进行了ICU监护技能培训,以期为临床各科培养业务技能全面的"全科"护士.方法对134名来自24个护理专科具有不同学历层次的临床护士进行了教学培训,通过制定培训手册和培训计划、建立考评制度等措施,从监护技能、科研方法、行政管理等几方面来进行ICU综合技能培训.结果使培训护士掌握了全面的危重病监护技能,在救治技术、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上均得到了培训与提高.结论危重病护理是临床高年资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各级专科护士定期进入ICU进行"全科"护士培训是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0引言脑卒中患者除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外,很多患者都伴有认知功能及精神心理上的障碍。本文使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简短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研究脑卒中患者,并进行相关性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选择2002-01/07的住院脑血管病患者,全部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病程1周以上处于缓解期的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74例,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等。排除认知障碍、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者;合并心衰或其他严重疾病处于急性期者…  相似文献   
996.
学术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神经损伤一旦形成,则没有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不仅具有功能保护作用,也为细胞替代和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目的: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及应用特点.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10 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 transplant,stroke,isch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枪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6-12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脑卒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4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篇涉及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特殊性,10篇涉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干细胞介绍,4篇涉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7篇涉及干细胞植入的时机,4篇涉及干细胞移植的部位.资料综合:①脑卒中发病后影响的是多个不同的种(系)的神经细胞.目前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干细胞来源于骨髓、脐血、成熟动物脂肪组织或脑组织.②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机制:重建损伤组织结构包括血管、神经环路、恢复损伤部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分泌各种营养因子减少内源性细胞凋亡、促进内源性血管再生和神经再生.③目前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时机还未明确.④不同部位的脑组织环境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干细胞生存和增殖,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所植入的部位也不同.结论:尽管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实验证实,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损伤部位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尚缺乏长期观察的研究数据.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97.
张冬静  翟哲  高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4):113-117,122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包含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活性分子,可以促进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近期研究表明,脓毒症期间的外泌体中富含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在促进炎症反应及介导脓毒症期间的器官功能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在脓毒症中的调节机制以及在继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的影响.方法 应用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云南省和上海地区193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中潜伏性结核发生率达30.6%.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90×106/L,显著低于HIV合并潜伏性结核组的484×106/L(t=6.665,P<0.01).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L、200×106~500×106/L、<200×106/L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活动性结核组和潜伏性结核组构成比依次为1∶16.2、1∶1.3、5.6∶1.79例T-SPOT.TB阳性的病例中,共有20例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其中1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200×106/L,5例为200×106/L~500×106/L,1例>500×106/L.59例潜伏性结核患者中,5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结论 我国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潜伏性结核发生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严重受损,随着CD4ˉ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HIV患者合并的潜伏性结核更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当CD4+T淋巴细胞<200×106/L时,对T-SPOT.TB检测结果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全血IFN-γ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全血中可溶性IFN-γ的酶联免疫吸附(QFT-GIT)试验对6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检测.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6例.检测受测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所释放的IFN-γ,所使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为6×103早期分泌靶抗原蛋白(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和TB7.7.两组IFN-γ释放量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 Whitmey检验.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QFT-GIT试验阳性率为95.5%,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阳性率为12.5%.QFT-GIT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87.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P<0.01).结论 QFT-GIT试验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我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及手术器械的改进,骨科手术输血量较以前明显减少。但脊柱、髋骨及股骨等部位的手术,其创伤面大、出血量多,仍需大量输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