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采用带有气囊的导管急性压迫脊髓缺血模拟人类损伤可以造成再灌注与缺血分离的动物模型。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窗处理对损伤脊髓的影响。 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带气囊导管造成大鼠脊髓缺血10,30,45,60,90 min组。 结果与结论:再灌注48 h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脊髓前角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逐渐加重,丙二醛水平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病症加重。提示用带气囊的导管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成功,再灌注后大鼠脊髓的损伤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采用带有气囊的导管急性压迫脊髓缺血模拟人类损伤可以造成再灌注与缺血分离的动物模型。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窗处理对损伤脊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带气囊导管造成大鼠脊髓缺血10,30,45,60,90min组。结果与结论:再灌注48h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脊髓前角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逐渐加重,丙二醛水平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病症加重。提示用带气囊的导管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成功,再灌注后大鼠脊髓的损伤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尺神经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依据和疗效.方法 2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尺神经松解+筋膜瓣下前置两种术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疗效评价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83.3%,无并发症.结论 肘管综合征应早期手术,尺神经前置是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15.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髋滑动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差别。分析如何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内固定器材。结果:与髋滑动加压钢板组相比较,重建钉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早、术后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近端重建钉较髋滑动加压钢板更有优势;而对于稳定转子间骨折,两者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隐血管神经皮瓣修复腘窝脂肪肉瘤清除后缺损一例秦世杰,高如峰病例男,38岁,因右侧窝脂肪肉瘤第三次切除后复发入院。肿瘤大小不等成串状结节,最大结节约3cm×2cm,主要限于窝中央及外侧部,上界达股二头肌股外侧头腱性部,下界至腓肠肌外侧头附近。腹股沟淋巴...  相似文献   
18.
DHS、短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5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 J Immunol, 2004, 173(1):214-221.?DHS)、股骨短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5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男34例,女51例,年龄52~88岁,平均6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跌伤52例,坠落伤15例。骨折类型:本组85例均为新鲜骨折,按E-vans分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危险因素,为防治T2DM患者合并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T2DM患者193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将患者分为合并OP组(观察组)和未合并OP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吸烟习惯,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男性T2DM患者年龄、BMI、HbA1c、吸烟、服用钙剂1年以上以及体育锻炼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36 (1.01~3.21),0.75 (0.12~0.90),1.41 (1.22~6.33),4.47(2.01~10.22)和0.62(0.21~0.88)。结论高龄、高HbA1c水平和吸烟为T2DM合并OP的独立的危险因素,高BMI、服用钙剂1年以上和体育锻炼可能是T2DM合并OP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髒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消髒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超声检查,评价2组患者子宫大小、肌瘤平均体积、最大子宫肌瘤体积,计算2组患者平均瘤体缩小率。依据子宫肌瘤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大小、肌瘤平均体积与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平均瘤体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髒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