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在几种疾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162例4组疾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HCY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HCY在冠心病组、脑梗死组、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肾脏疾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了25例健康对照组和106例SLE患者血清中的ANC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DI抗体。结果对照组测定均为阴性。SLE患者中ANCA阳性率为47.2%(50/106),且均为环细胞核着色的核周型(pANCA);在ANCA阳性组及ANCA阴性组中:ANA及抗-SmDl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50)、91.1%(51/56):829/0(41/50)、67.9%(38/56),P均〉0.05;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47/50)、50%(Z8/56),P〈0.01。在活动性sLE(52例)和非活动性sLE(54例)中ANCA阳性率分别为84.6%(44/52);11.1%(6/54),P〈O.01。结论ANCA在sLE患者中检测与ANA及抗-SmD1抗体没有相关性,与抗ds—DNA抗体正相关,活动期SLE患者中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行仅纠正静脉反流而不处理髂静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深静脉功能不全(DVI)合并左髂静脉狭窄(LIVS)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经下肢静脉造影及彩超检查诊断为左髂静脉狭窄并伴有重度深静脉反流73例。其中男14例,女59例;年龄37~62岁,平均49.7岁。全部C4~C6的DVI病人实施腘静脉瓣膜重建并处理大小隐静脉和交通静脉;手术前后观察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左髂静脉血栓的发生以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来评价效果。 结果 顺行静脉造影发现73例LIVS,其中60例(82.1%)髂静脉狭窄率为50.6%~58.7%,13例(17.9%)狭窄率为60.1%~65.6%。所有病人深静脉造影均为Ⅲ~Ⅳ级反流。手术前血管彩超检测腘静脉平均每分反流量为(812.63±57.42) mL,术后(165.61±10.25) mL(t = 12.17,P<0.01)。VCSS评分术前(7.98±1.35),术后(1.47±0.68) (t =54.62,P<0.01)。病人术后平均随访58个月,未发现髂静脉狭窄处血栓形成,肢体疼痛及肿胀消失,溃疡愈合率96.2%,复发率为3.8%。 结论 对非血栓性LIVS合并DVI采用深静脉瓣膜重建及浅静脉和交通静脉手术,不需处理LIVS(>50%~65%)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4.
背景与目的:氟尿嘧啶(5-FU)足胃肠道肿瘤化疗的首选和基本用药,其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和激活酶——胸苛磷酸化酶(TP)决定了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和作用,且与5-FU的化疗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道肿瘤细胞中,5-Fu对DPD和TP的表达有无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胃癌细胞株SGC7901、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不同浓度的5-FL作用不同时间后,以RT-PCR,ELISA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榆测DPD和TP的mRNA和蛋白含量,观察药物作用对不同细胞代崩酶表达的影响。结果:5-FU作用于不同细胞后表现不同:其中SGC7901、SW1116两株肿瘤细胞的DPD蛋白水平均上调,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在上述两株细胞中,TP蛋白表达呈小剂量上调、大剂量下凋的双重效应,并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加;5-FU作用后DPD和TP mRNA水平则无显著改变。ECV-304细胞株的DPD和TP mRNA与蛋白表达不受5-FU影响。结论:胃肠道肿瘤细胞内,DPD和TP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受5-Fu调控,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5.
IL-12与IL-1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正宝  马韬  黎皓  金晓龙  许海敏 《肿瘤》2006,26(7):672-67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白介素-12(IL-12)与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胃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L-12与IL-1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IL-12与IL-18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2/50)和26%(13/50),IL-12与病理分化(P=0.029)、浸润深度(P=0.002)、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03)和TNM分期(P=0.005)相关,IL-18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L-12、MVD和T分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L-12和IL-18阳性表达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IL-12是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影响肝外胆道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随访68例肝外胆道癌患者,根据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多元回归进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行根治切除术、单纯切除术和姑息引流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7个月、16个月和6个月(P=0.001),Ⅲ~Ⅳ期和Ⅰ~Ⅱ期肝外胆道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6个月和37个月(P=0.015).Cox模型发现手术方式(P=0.001)与临床分期(P=0.037)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肝外胆道癌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显著长于Ⅲ~Ⅳ期患者(21个月vs.11个月,P=0.003);术后辅助化疗者的中位RFS亦显著高于未化疗者(19个月vs.11个月,P=0.046).Cox模型证实临床分期(P=0.033)与术后辅助化疗(P=0.038)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方式与临床分期是肝外胆道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临床分期与是否行辅助化疗为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7.
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8与胃癌血管生成及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 (NF κB)及白细胞介素 (IL) 8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血管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 4 1例胃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 κB、IL 8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4 1例胃癌中NF κB和IL 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8.3% (2 8例 )和 2 9.3% (12例 ) ,前者与MVD显著相关 (P =0 .0 0 2 ) ,但后者与MVD表达无关。NF κB和IL 8与TNM分期显著相关 (P<0 .0 5 ) ,阳性者多为进展期胃癌 ,而且表达阴性组预后均明显优于阳性组 (P <0 .0 5 )。结论 NF κB/IL 8旁路调控可能不是胃癌组织内的主要促血管生成途径 ,NF κB和IL 8阳性表达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 ,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联合玻璃酸钠预防肌键粘连作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2例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肌腱吻合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羊膜治疗。比较两组手部活动功能的优良率、术后不同时间点患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手指对应的指尖与手掌的垂直距离、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手精细度和灵活度及肌腱粘连率、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手功能主动活动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手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优良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手指尖与手掌的垂直距离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手指尖与手掌的垂直距离分级优于对照组,优良率(86.27%)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