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评价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持续化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对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中心门诊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的27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7例)和对照组(13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持续化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对照组于门诊常规随诊,随访期限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良好生活习惯(包括喝牛奶、户外接触阳光、足量运动、不吸烟、不饮酒)和良好药物依从性(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人数比例。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在随访1年时各项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数比例都分别较入院时有明显的增加(P0.05),但研究组比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1);在随访2年时对照组各项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数显著减少(P0.05),而研究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各项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在短期内(0~6个月)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的药物依从性良好的人数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在6~12个月、12~24个月时,两组患者各种药物依从性良好人数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P0.05),但对照组比研究组减少更为显著(P0.01)。结论利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持续化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良好生活习惯、服药的长期依从性。  相似文献   
252.
253.
:目的:探究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0年6月接诊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坚固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口臭及咬合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4.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A组(54例)采用股骨粗隆间骨折专用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66例)采用PFNA内固定。结果 118例获随访12~52个月,平均32.6个月。两组扶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3.8 d,B组平均4.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后创伤小、效果良好,而人工股骨头置换创伤较大,是特殊情况下的选择。  相似文献   
255.
目的:椎间固定融合术改变了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固定节段上下椎间盘存在应力集中,通过观察经后路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明确是否存在退行性变的发生。方法:1998-08/2002-01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收治行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询问主诉是否有腰痛,进行腰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行肌电图椎旁定位明确神经受损情况,X射线检查及MRI检查,观察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术后随访5年,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为27.5%(11/40),但仅15%患者出现主观不适和阳性体征。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比例较高,应力异常集中是退行性变加速原因,大多数患者在术后5年内并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可能与腰椎管容积较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2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爱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椎失稳再手术病例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64岁,平48.5岁。再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年8个月。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6个月。单节段病变17例,双节段病变6例。所有患者初次手术行椎间盘切除术,根据手术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脊柱失稳程度以确定再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550~800ml,平均650ml;术后随访1~6.4年,平均3.6年。疗效应用MPQ问卷和下腰痛及功能不利评分评定,临床成功率86.9%,患者满意率82.6%。螺钉断裂2枚,松动1枚。5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3周后恢复。3例硬膜撕裂。3例植骨未融合,其中2例行后外侧融合术。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时应行腰椎融合术,同时应用内固定,促进植骨融合并以维持椎间隙稳定,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57.
颈椎前路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压力与轴性症状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在生理前凸获得有效重建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压力变化与颈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行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42例,术中测量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内压力,计算颈椎融合前后压力差。以D值法(C4椎体后下缘到齿状突后上缘与C7椎体后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正值表示前凸)测量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变化,同时观察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分析颈椎曲度及相邻椎间盘压力变化与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全部病例术后D值均为正值,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颈椎曲度变化与轴性症状发生无相关性(P>0.05),而相邻椎间盘压力变化与轴性症状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组(12例)相邻椎间盘压力差与无轴性症状组(3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生理前凸获得有效重建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压力变化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关系密切。术中相邻椎间盘压力监测有助于准确掌握撑开程度,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8.
目的:对16例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患者应用一体化左面椎前路钢板和支架系统(PCB)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切除椎间盘,使骨折复侠后,再行一体化钢板固定。结果:11例病人接受1个节段的固定,5例双节段固定。无术中并发症及镙钉脱出或固定失败。14例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无效,总优良率81.25%。结论:PCB椎间固定稳固,有助于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率,供骨和植骨部位并发症少。术后不需戴颈托。  相似文献   
259.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术后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术式为后正中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后在棘突基底部截骨,并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推离对侧椎板,完成全椎板显露。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并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应用此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钙化、腰椎黄韧带骨化患者共3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24例,两节段减压13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随访34例,疗效优良率为82.4%;术后3年随访27例,疗效优良率为81.5%。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棘突截骨愈合率为87%。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主椎管和侧椎管减压充分,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较为满意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260.
TFC椎间植入术后脊柱感染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它引起的剧烈腰痛和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文献报道极少。1 994年来[1 ] ,我们共对 2 75名患者实施腰椎TFC植入术 ,有 5名患者术后发生脊椎间盘炎 ,经过有效治疗所有患者解除了腰背痛。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9~ 53岁 ,为 1 994~ 2 0 0 1年接受腰椎TFC植入术患者。其中术后6周内发病 2例 ,术后 8周以上发病 3例。本组主要症状为持续难忍的剧烈腰痛 ,疼痛常因翻身或床铺震动诱发或加重、可放射至臀部、会阴部及双下肢。可伴有发热、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