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1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通过分析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调节与屈光不正、特别是与近视眼的关系。方法:检测135例(270只眼)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径(VL)、眼轴长度(AL)的变化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状态。对其中136只眼行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不论远视眼、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在睫状肌麻痹后胶房加深(P<0.01),晶状体变薄(P<0.01),玻璃体腔径缩短(P<0.01),但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增长(P<0.05),近视眼眼轴缩短(P<0.01);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以角膜中心点中心,直径为3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3,P=0.009)和角膜曲率K1(P<0.05)增加;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除MD3(P=0.033)、K1(P<0.05),K2以及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5mm,7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5、MD7)均降低(P≤0.01);角膜垂直径线下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MD)大于上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UMD)而水平径线颞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aMD)大于鼻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MMD)(P<0.01)。结论:调节对眼的几乎所有屈光构成因素有着显著的影响;它本身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晶状体本身屈光度增加,同时还伴有晶状体的相对前移;角膜的非球面性即便是在同一垂直或水平径线上的屈光分布也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5年01月在我中心初诊为PNS的患儿共156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尿酸(SU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24 h尿蛋白定量(24-UP)等指标,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6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PNS组平均TBIL、DBIL、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PNS组中,男性与女性儿童之间平均TBIL、DBIL、I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178;P=0.886;P=0.068);各病理类型中,MCD的平均TBIL、DBIL、IBIL水平最低,但与其它病理类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PNS组的TBIL、DBIL、IBIL水平与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0;P=0.000;P=0.000),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48;P=0.040;P=0.038),与T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6;P=0.035;P=0.011),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28;P=0.049;P=0.044),与24-U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1;P=0.047;P=0.017),与SUA、Scr、TG、Lp(a)、Hcy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NS患儿平均TBIL、DBIL、IBIL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TBIL、DBIL、IBIL水平与Alb、TC、HDL-C、LDL-C、24-UP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血清胆红素水平可反应PNS患儿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43.
钻孔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亚急性及慢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血肿(EDH)采用骨瓣开颅的手术方法有诸多不利之处,1992年5月至1996年8月,我们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创建了一种钻孔抽吸加尿激酶溶液新术式。用此术式治疗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78岁。交通事故伤25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1例。术前全部行头部CT检查。额颞部16例,颞顶部10例,顶部6例,顶枕部3例,枕部跨横窦1例。血肿量33~62ml。从受伤到手术时间2~24天,除3例因术中见活动性出血改用全麻外。余均采用局麻。根据头部CT选取钻孔位置。在血肿略偏前及偏后处切开头皮约3…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HFRS患者54例、狼疮性肾炎52例、儿童肾病综合征69例和50例体格检查者(对照组)血清ACA-IgM和ACA-IgG。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未检测出ACA-IgM和ACA-IgG;HFRS组ACA-IgM阳性率为85.2%,ACA-IgG为24.1%;狼疮性肾炎组分别为25.0%和21.2%;儿童肾病综合征组分别为13.0%和8.7%。HFRS组ACA-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狼疮性肾炎组和儿童肾病综合征组(P〈0.01),其AC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肾病综合征组(P〈0.05)。结论 ACA可能参与HFRS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5.
102例冠心苏合丸相关性肾损害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苏合丸引起肾损害的不良反应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研究102例因服用冠心苏合丸引起相关性肾损害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苏合丸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ADR表现、服药情况、治疗方法等。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76例,占74.51%;平均年龄为(66.42±10.31)岁;平均服用药物时间为(8.45±7.55)年;服用1~9年出现ADR的患者占61.76%;102例ADR程度分级均为严重,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病情呈隐匿性进展,均伴有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平行;67例肾图检查均出现双侧肾功能中重度受损;98例B超双肾体积缩小,严重受损,且大小不对称,结构不清呈弥漫性改变;25例肾脏病理活检以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结论: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与服用冠心苏合丸的时间长短、服用剂量不平行,个体差异较大;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对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及肾脏大小改变的患者应追问其服药史,以求尽快确诊救治。  相似文献   
46.
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GN)较为少见[1-2].我们追踪观察了1例表现为NS的EPGN,并进行了重复肾活检,发现其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肾病理转型,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背景:牙周组织工程技术为修复牙周炎骨组织缺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目的:体外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并与羟基磷灰石进行骨组织构建,研究其与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获得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的表达。取第3代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接种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分别在培养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生长良好,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免疫荧光呈阳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培养第1,3,7天,牙周膜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生长良好。证实,实验采用组织块法成功体外分离培养了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可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良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48.
医院行风建设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医院能否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本文着重从抓好"四个加强、四个落实"、实行"五个更加注重"、完善"五项工作机制"来阐述如何全面加强医院行风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门诊和住院临床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119例和高血压肾病123例,高血压肾病组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65例和临床蛋白尿组58例,比较3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242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肾损害123例,占50.8%。高血压肾损害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肾脏损害的发生与病程及收缩压的高低有一定关系,而与性别无关;单纯高血压病组血尿酸(432.16±121.51)mmol/L,高血压肾损害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尿酸分别为(485.25±122.93)mmol/L和(554.62±131.53)mmol/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血总胆固醇为(8.36±3.11)mmol/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6.27±2.12)mmol/L,P〈0.05]和微量白蛋白尿组[(6.08±2.07)mmol/L,(P〈0.05)];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和小管间质改变。结论高血压肾损害与病程和血压控制不佳有关,高尿酸和高脂血症可能加速或加重肾脏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0.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桌公立医院及与其规模和医疗服务量相当并可形成竞争态势的民营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客观了解在形成竞争态势的两类医院中医疗服务需方的评价,为今后医疗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