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临床极为罕见,术前很难做出诊断,均需经术中或术后病理证实。我科曾收治2例MFH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例1 男,54岁,因咳嗽、痰中带血丝2个月入院。胸部X线及CT?..  相似文献   
32.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2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胜军  闫华 《肺癌杂志》1999,2(1):30-31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以我院1990年1月至1997年10月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26例患者均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19例行气管切开术。结果 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4.7%(26/558),死亡率23.1%(6/26)结论 呼吸道感染、手术创伤、伤口疼痛刺激、术前心肺功能异常等是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尽早诊断、及时行气管切武术并给予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加强  相似文献   
33.
34.
经颈胸腹三切口联合根治中上段食管癌: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38岁至69岁。病变均位于中上段,长度5-12cm。病变多为中晚期,病理全部为鳞癌,取右颈右胸和上胜利下中切口、病变均获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经左颈,左胸二切口手术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300例,男223例,女77例,年龄29 ̄78岁,平均61岁,病变位于胸中段286例,胸上段14例,多属中晚期,长4 ̄13cm,手术切除294例,切除率98%,术后病理鳞癌292例,鳞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0.67%,手术死亡1例,本文对手术方法,弓后食管癌的处理,手术体位,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是否同时行幽门成形术等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36.
肺癌围术期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ICU病房的建立及监护条件的不断改善 ,人们已经认识到围术期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科自 1992年 2月至 1997年 10月对4 37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连续动态检测术中至术后 72小时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心电图 ,发现低氧血症 142例 ,心律失常 92例。其中 ,在低氧血症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 74例 ,占心律失常总发生率的80 .4 %。现就围术期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4 37例患者中 ,男性 362例 ,女性 75例 ,年龄 32~78岁 ,平均 56.8岁。术前心电图异常者 10 3例( 2 3.6% ) ,包括窦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37.
实施心脏二次手术的心脏病患者47例,行自体瓣膜或机械(生物)瓣切除、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9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机械瓣置换瓣周漏行间断缝合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三尖瓣置换术(生物瓣) 2例,部分房间隔切除并黏液瘤摘除术2例,部分室间隔切除并黏液瘤摘除术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漏补片修补2例,因右室流出道梗阻而切除肥大肌束及原右室流出道补片2例,室间隔缺损残余漏补片修补4例、直接修补3例,用右侧桡动脉、大隐静脉行冠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弓替换 象鼻手术1例,表浅心脏撕裂伤行缝合修补术3例.二次术后开胸止血2例,死亡2例,余均康复出院.心脏二次手术前应充分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强调心肌保护及彻底止血,术后使用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心脏移植动物实验,为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向临床工作平稳过渡积累经验。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对10例犬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术。结果 6例移植心脏自动复跳,4例电击除颤恢复窦性心律。心脏复跳停机后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均基本平稳,术后存活3小时—15小时。死亡原因:吻合口出血5侧。移植心脏出现心肌肿胀、收缩无力,应用血管恬性药物难以维持心率、血压致死亡3例。2例分别于术后10小时、15小时后能站立行走,被处死。结论 提高吻合技术,重视供体与受体吻合口的匹配,避免吻合口出血,加强心肌保护、防止心肌肿胀,是保证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吗啡对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吗啡+格列本脲组,建立离体工作心脏模型。4℃St.ThomasⅡ停搏液诱导心脏停搏30min,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吗啡对心排血量(CO)、左心室压力微分(±dp/dtmax)、左心室舒张压(LVDP)恢复率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观察纳络酮和格列本脲对吗啡作用的影响。结果吗啡组CO、±dp/dtmax、LVDP的恢复率优于其他各组(P<0.05),LDH漏出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心肌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纳络酮和格列本脲可以完全阻断吗啡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吗啡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吗啡是通过心脏局部的阿片受体及心肌细胞三磷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介导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1994年6月至2001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57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并讨论围手术期处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6~38岁,平均(19.8±5.3)岁。其中活动后出现紫绀23例;心前区杂音2/6级18例,3/6级23例,其他16例患者心前区几乎听不到杂音。血氧饱和度(未吸氧)87%~98%,平均(90.3±2.8%)。心脏彩超示左向右分流者30例,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者2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