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31.
郑坤木  童绥君  马琪林 《医学综述》2009,15(13):2046-2048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予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32.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上取得了进展。然而,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生存期依然有限,尤其对铂类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进一步治疗困难重重。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正逐渐成为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个重要治疗靶标。HER2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以及抗体偶联药物)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作用逐渐被探索,尤其是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疗效及应用前景,是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上的重要突破之一。本文针对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靶向HER2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3.
急性脑血管病并低钠血症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HN)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发病一周内入院的4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脑出血145例,脑梗死2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按病情轻重,脑出血量多少、脑梗死面积大小及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低钠血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基底节区、丘脑、脑室出血及丘脑梗死的低钠血症发生率显高于其他部位;重型患低钠血症发生率坑于轻中型;脑的出血量及死面积与低钠血症无  相似文献   
234.
肥厚性硬膜炎诊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膜炎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人结合文献讨论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肥厚性硬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硬膜弥漫性炎症致其组织肥厚的疾病。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表现慢性头痛、周围性多颅神经损害等,CT示硬脑膜高密度影,MRI平扫显示硬脑膜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呈异常强化。诊断需要与其他慢性脑膜炎鉴别。结论:具有病因不明和缓慢病程的局灶和全脑功能障碍的症状,MRI的增强利于肥厚性硬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3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正荣  周慧江  马琪 《浙江医学》2004,26(10):785-78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我院自1998年11月以来采用Mesh plug定型产品对17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