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目的 比较去氧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神经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38~75岁,体重指数19~25 kg/m2,ASA分级Ⅰ~Ⅲ级,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于手术开始时(T1)至球囊植入时(T4)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剂量为0.4~0.8μg/(kg·min)];B组患者在此期间持续泵注多巴胺[剂量为5~15μg/(kg·min)],此期间两组患者均维持血压在基础值水平。在支架置入成功后维持在基础值水平低限,防止脑血管再通后的高灌注损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中心律失常、ST段压低出现的情况和患者的平均尿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维持了良好的MAP,B组患者手术开始10 min(T2)、手术开始20 min(T3)、T4各时间点HR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和ST段压低的比例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平均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冠心病行神经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去氧肾上腺素可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其疗效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底折叠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 总结GERD胃底折叠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的34例资料.结果 34例中剖腹手术6例,腹腔镜手术28例.支气管痉挛有8例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发生,10例在气管插管后1~10 min手术开始前发生,14例在术中不同时间不明原因发生,1例在术后气管拔管送回监护病房后发生,1例气管插管后的顽固支气管痉挛未行手术.处理措施均为静注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吸入七氟醚,呼吸机正压通气.以上措施无效者加用肾上腺素.结论 GERD胃底折叠术患者多有支气管痉挛的呼吸道症状,为麻醉的危险凶素之一,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进艾拉莫德合成中的胺基甲酰化反应工艺.方法 通过活性酯法,甲酸(2)与N,N-羰基二咪唑(CDI)反应得到中间态甲酰基咪唑(33),再与起始原料2-氨基-1-(2-甲氧基-4-甲磺酰胺基-5-苯氧基苯基)乙酮盐酸盐(44)缩合得到甲酰胺基甲基-2-甲氧基-4-甲磺酰胺基-5-苯氧基苯基酮(5),收率由67.3%...  相似文献   
14.
马莉  李德光  马玉恒 《华夏医学》2007,20(6):1326-1327
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的概念在上世纪初由Crile通过临床观察提出,后在本世纪末90年代又被重新提及[1]。此是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期望达到术后减轻疼痛的目的。动物实验对超前镇痛的存在取得了可信的证据,但临床观察结果仍有争议。本研究了解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前用布比卡因对手术切口及胆囊床行局部阻滞,能否减轻术后疼痛。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7例A SA分级Ⅰ~Ⅱ级,年龄38~58岁,择期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既往无麻醉药品成瘾史,无高血压、神经紊乱及慢性疼痛症状。所有手术中麻醉平稳。有11例术中出现迷…  相似文献   
15.
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的概念 在上世纪初由Crile通过临床观察提出,后在 上世纪末90年代又被重新提及并发展川。此是 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期望达到术 后减轻疼痛的目的。动物实验对预先镇痛的存 在取得了可信的证据,但临床观察结果仍有争 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硬膜外麻醉下行胆 囊切除前用布比卡因对手术切口及胆囊床行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监测3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不同时点心电图胸前导联V4、V5的R波振幅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时点的心肌细胞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并与同时期38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即刻、6、18和24h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电位幅度无明显变化,CK-MB和cTnI也无明显变化,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相同时间点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明显减小(P〈0.01),CK-MB和cTnI明显增加(P〈0.01)。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HIFU治疗术患者,年龄22~58岁,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90例。D组于手术前20 min给予DEX负荷剂量0.8μg/kg ,随后以0.2μg/(kg &#183; h)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开始前及手术中根据OAA/S镇静评分、VAS镇痛评分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咪达唑仑、芬太尼的用量,呼吸抑制及麻醉满意度(ISAS 评分)情况。【结果】D组与C组分别有59例(65.6%)和90例(100%)需要加用咪达唑仑,用量分别为(1.05&#177;0.52)mg和(3.68&#177;0.96)mg,D组用量少于C组(P <0.05)。所有患者均需追加芬太尼,D组与C组用量分别为(0.13&#177;0.09)m g和(0.18&#177;0.08)m g ,D组用量少于C组( P <0.05)。D组有9例出现心动过缓,C组有4例,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C组( P<0.05)。D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 <0.05),D组ISAS评分高于C组( P <0.05)。【结论】 DEX在子宫肌瘤患者 HIFU 治疗手术中可以减少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用量,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多巴胺阶段性输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35~80岁,体重40~100 kg,体质指数(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患者于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持续输注多巴胺8μg· kg-1·min-1,B组(n=50)患者同一时刻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支架植入成功时停止泵注多巴胺或生理盐水,控制血压于基础水平低值,以防止脑血管再通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药物作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接受相同补液速度,尽量减少引起围术期循环波动的混杂因素.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过程及苏醒期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苏醒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压较B组平稳,额外使用多巴胺次数较少;A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较B组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植入前接受多巴胺输注,可更好地维持循环指标于目标水平,保证良好脑灌注,并可缩短患者苏醒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哮喘发作的防治措施.方法 12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静脉吸人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其中2008年1-12月收治100例患者,对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患者进行术前筛选及围手术期哮喘防治措施不完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100例患者,加强术前筛查、干预措施,对手术前有过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凡是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暂不行手术,先用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气道高反应性,麻醉手术中加强实施应对哮喘发作的措施.结果 早期的100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哮喘28例,哮喘发生率28.0%;后期的1100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哮喘8例,哮喘发生率0.7%.结论 术前筛查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是避免围手术期哮喘发作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