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31.
直肠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直肠类癌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选择,对我院1987-1997年10年间收治的26例直肠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26例术前均行直肠镜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而确诊,其中19例分别做了局部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7例因肿块直径大于2cm而行根治术性手术。术后随访1-10年,死亡5例,作者认为,直肠镜检查是术前发现直肠类癌的重要手段,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时,除常规行HE染色外,应加做嗜银染色,亲银染色以及免疫  相似文献   
532.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炎症、抗氧化剂、瘦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红蛋白血症和高铁血症等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产次、孕期体重增长、巨大儿分娩史及其他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史等,这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经典危险因素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可降低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3.
目的 系统评价甲氨蝶呤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体内浓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报告7-OHMTX体内浓度与临床疗效或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时限为建库至2021-06-11。2名作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预先设计的提取表独立提取数据。分别采用纽卡斯特-渥太华量表评价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采用预后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预后因素研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本研究严格遵从《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指南开展。结果 共纳入9项观察性研究,合计480例患者。6项研究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2项研究为骨肉瘤,1项研究为类风湿关节炎(RA)成人患者。对于ALL,纳入研究均报道安全性结局,3项研究提示7-OHMTX浓度与血清肌酸酐水平升高具有显著相关性,1项研究表明7-OHMTX/MTX浓度的比值与骨髓抑制、肝损伤呈负相关,2项研究...  相似文献   
534.
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及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导向,总结多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学科发展、综合能力目标、辐射课程模块、课堂教学实践交流互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野外教学要求、考核评价模式、教学过程反馈、反哺社会意识树立等多个方面的思考以及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形成了中药资源学课程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课程的规范化开设明确了能力要求,并起到了可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35.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中,临夏县中药资源普查队通过调查整理发现甘肃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5种,即松叶西风芹Seseli yunnanense Franch.、阔萼粉报春Primula knuthiana Pax、黄堇Corydalis pallida(Thunb.)Pers.、异条叶虎耳草Saxifraga lepidostolonosa H.Smith、多苞蔷薇Rosa multibracteata Hemsl.et Wils.。其中松叶西风芹、黄堇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这些类群的新分布,为丰富和补充甘肃省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文献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6.
目的 探讨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老年医院2019年1-1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1-6月的45例为对照组,7-12月的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37.
背景:供体抗原递呈细胞迁移至受体,可能诱导受体T细胞对供体产生免疫耐受,导致移植物最终被接受.利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供体树突状细胞进行修饰,使其保持在所需的分化状态,对提高肝肾联合移植的肾脏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策略.目的:观察经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肝肾联合移植大鼠体内的迁移情况,探讨其免疫保护的诱导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6/2006-02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完成.材料:清洁级成年DA雄性供鼠、Lewis雌性受鼠各60只.受鼠随机分为3组:IL-10修饰细胞组、单纯细胞组、模犁对照组,20只/组.方法:采用肝、肾联合法切取供体鼠的肝、肾,各组受体鼠均施行原位肿移植和原位左肾移植,建立肝肾联合移植免疫排斥模犁.无菌状态下分离供体鼠的股骨和胫骨,用DMEM培养基冲出骨髓,去除红细胞后贴壁法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加入终浓度20 μg/L的IL-10修饰72 h,经阴茎背静脉输入IL-10修饰细胞组大鼠体内,2×10(7)个细胞/只;单纯细胞组同法输入等量树突状细胞;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肝肾联合移植后大鼠的生命体征、尿量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原位杂交检测供体树突状细胞在受体鼠体内的分布.结果:单纯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在移植后5~6 d尿量均减至0 mL,均呈重度急性排斥反应.IL-10修饰细胞组移植后2周内尿量维持在6~12 mL,肝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受到明显抑制,平均存活时间为(20.0±2.6)d,明显长于单纯细胞组、模型对照组,Log Rank法检验P<0.05.受体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内有较多Y染色体标记的树突状细胞迁入.结论: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可以对联合移植的肝肾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供体的成熟前期树突状细胞迁移到受体组织内,能够抑制肝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并延长肝、肾移植物和受体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38.
目的 钆贝葡胺增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活体肝移植供体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管解剖的显示情况.方法 32例肝移植供体,术前常规MR扫描.首先经静脉注入1 ml钆贝葡胺注射液,行testbolus测出循环至肝动脉时间,然后行冠状位三维T1加权快速扰相小角度梯度回波(3D-FLASH)序列扫描,自动脉期开始连续扫描4期,每期间隔10 s,获得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等各期图像,观察原始图像及MIP重建后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确定血管的走形及有无变异.以肝移植术中观察的血管情况作为金标准,分析MRA所见.结果 MRA对于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系统的显示质量均较好.MRA发现肝动脉变异5例,门静脉变异4例,肝静脉变异8例,均经过手术证实.术中发现副肝动脉1例,MRA未发现.结论 钆贝葡胺3D DCE MRA安全、无创,对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显示清楚,诊断变异准确度高,有可能成为术前肝移植供体血管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39.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大蒜素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蒜素对HepG2细胞VEGF mRNA及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2)在体实验: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蒜素处理Ⅰ组[1 mg/(kg·d)]和大蒜素处理Ⅱ组[10 mg/(kg·d)](n=8),4周后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P<0.01)。高浓度大蒜素能直接杀死HepG2细胞。大蒜素能下调肝癌细胞VEGF mRNA和ICAM-1 mRNA的转录(P<0.01)。在体实验显示,小剂量和大剂量大蒜素对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均有抑制作用。对照组、大蒜素Ⅰ组和Ⅱ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 923.44±101.25) mm,(918.43±90.65) mm和(604.28±77.41)mm(P<0.01)。结论:大蒜素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与大蒜素抑制细胞增殖和下调肝癌细胞VEGF mRNA和ICAM-1 mRNA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540.
王振恒  马定财  邵晶  晋玲  李小凤  马毅  崔治家 《中草药》2023,54(23):7832-7840
目的 以完善红芪Hedysari Radix质量评价方法与内容为目的,建立红芪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在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基础上,为其质量标志物的可测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HPLC法建立36批红芪的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确定并建立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基础之上,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对36批次红芪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36批红芪指纹图谱共有16个峰,指认了4个峰,分别是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30批红芪相似度大于0.900,6批红芪的相似度在0.802~0.900;聚类分析将36批红芪分为4类;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5批红芪主成分综合得分较低,与其他批次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依据生长类型将红芪分为2类、依据商品等级分为4类,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7、芒柄花苷、峰10、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判别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以及4种有效成分的总量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指认的4种有效成分在可测性方面具备成为红芪质量标志物的科学性。结论 建立的H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