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改造IVF-30和HTFplus培养液,观察在改造后培养液里卵的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状况,寻找适合SD大鼠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实验体系。方法采用两种方法(超数排卵及体内成熟)采集成熟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选择两种商品化的培养液IVF-30(Vitrolife),HTFplus(Lifeglobal)。分别在以上的培养基中增加10、20、30mmol/L的NaCl,将培养液的渗透压提升至325~355mOsM之间,观察在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培养液内SD大鼠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等指标。结果经改造的培养液HTFplus和IVF-30,体外受精率分别从13%、15%提升至70%、67%。改造后的IVF-30和HTFplus的2细胞,大于4细胞及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85%,74%,22%;96%,75%,32%。HTFplus,IVF-30经过改造后更适合于SD大鼠的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与超排相比较更多的在自然周期的体内成熟卵母细胞(16%,28%)发育到了囊胚。结论成功建立了SD大鼠的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个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成本管理,从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入手,系统分析成本结构,进行成本内部结构分析、成本动态分析、量本利分析达到有计划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真正做到用最小的经济投入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本组文章属于北京协和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结晶,该院利用一年的时间较为系统地开展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个中经验不可不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个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成本管理,从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入手,系统分析成本结构,进行成本内部结构分析、成本动态分析、量本利分析达到有计划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真正做到用最小的经济投入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本组文章属于北京协和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结晶,该院利用一年的时间较为系统地开展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个中经验不可不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组及复方接骨片组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消肿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90%、80%,优于对照组的61.67%。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86.67%、95%,优于对照组的75%。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在第2周即有原始骨痂开始出现,4周内分别有93.33%、9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而对照组在第3周才可见原始骨痂出现,4周内有6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结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均能够减轻患部疼痛,促进患部肿胀消退,提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原始骨痂形成。骨折早期(2周内)口服复方三七片有利于消肿止痛,骨折2周后口服复方接骨片有利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顺位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AS 9.2、R 3.3.3统计软件对鉴定资料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总体、地区和年度的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结果:四川省2004年—2015年先天性病残儿平均鉴定审批率为83.3%,鉴定时患儿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9.2%,农村占77.5%。先天性病残儿鉴定诊断共有131种,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心间隔先天性畸形,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的其他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头、面、脊柱和胸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变形,上肢短小缺陷,髋先天性变形,腭裂伴有唇裂为高发的前10位先天性疾病。地区顺位显示除泸州市首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脑先天性畸形外,其余市(州)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年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呈上升趋势,而肌肉骨骼的先天性变形、脑先天性畸形和睾丸未降呈下降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等是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的高发病种,需要针对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等呈上升趋势的先天性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降低儿童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一种罕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于婴幼儿,该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情凶险,复发率高等特点。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AMKL患儿报道如下,以提高对AMKL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8个月,因"发现血小板下降1月余"就诊。患儿起初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5例骨肉瘤、30例骨软骨瘤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2%,在骨软骨瘤中为3.3%,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Livin的高表达与骨肉瘤WHO组织分型无关,但与Price病理分级、Enneking外科分期、肺转移有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侵袭转移的骨肉瘤中高表达,提示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2010至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孕前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人群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的31个省、市、自治区220个试点县的21~49岁育龄妇女,共2 120 131人.研究孕前营养指标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含量(HB)和空腹血糖(FBG).结果 2010至2012年总体上中国育龄妇女孕前平均HB含量持续升高,而孕前平均BM1和FBG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将3个孕前营养指标测定的结果均分为4类,各类构成人群均主要分布在25 ~34岁年龄组.孕前低BMI人群发生率逐年增加,从2010年10.4%(31 649/304307)增加到2012年14.14%(114 159/807 131);孕前超重人群及肥胖人群均在2012年发生率最低,分别为10.65%(85 984/807 131)和2.32%(18 735/807 131).孕前低血糖发生率由2010年5.45%(16 581/304307)降至2012年5.23%(42 199/807 131);孕前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逐年降低,分别从2010年3.17% (9 652/304 307)和1.64%(4 982/304307)降至2012年2.71%(21 875/807 131)和1.05%(8 505/807 131).孕前轻度及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分别从2010年12.29%和0.95%降至2012年9.62%和0.78%;孕前高HB含量人群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10至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3个孕前营养指标的变化趋势在4个分类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中国育龄妇女总体孕前营养状况良好,肥胖、贫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应用高通量芯片技术分析3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例对照血浆中circ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血浆circRNA表达谱在心力衰竭患者和疾病对照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高表达的有109种,低表达的有178种(变化>1.2倍且P<0.05)。应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每种差异circRNA结合匹配值较高的5个微小RNA(miRNA),其中包括miR-194、miR-204、miR-211,均为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miRNA。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与疾病对照比较,血浆circRNA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