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 总结北京地区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监测2010年度北京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以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获得临床分离菌31754株,革兰阴性菌20733株,占65.3%;革兰阳性菌11021株,占34.7%.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56.3%和83.2%;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7%和14.8%,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率为8.7%.有8.9%和0.4%的大肠埃希菌及16.2%和2.5%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约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年度北京地区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仍较为普遍,但同上年度相比,大多数细菌耐药率未呈上升趋势.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检出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IgA肾病合并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TGBM-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并在TGBM-IgAN患者的家系中,初步探讨同薄基底膜肾病(TGBMD)相关基因COL4A3/COL4A4的关系。方法 根据透射电镜下GBM的厚度,以GBM的平均厚度小于250 nm及GBM变薄的范围至少达到50%为诊断GBM变薄的标准,明确GBM弥漫性变薄在散发性IgA肾病患者及肾脏病家族史阳性的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将234例IgA肾病患者分成合并GBM弥漫性变薄组(n=30)及正常GBM厚度组(n=20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应用2号染色体长臂分别与COL4A3/COL4A4基因连锁的微卫星体PAX3及HaeⅢ-酶切限制性多态性片段(RFLP)位点作为多态性遗传标记,对其中3个TGBM-IgAN的家系进行COL4A3/COL4A4基因连锁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IgA肾病GBM正常厚度为(352.43±32.11) nm,TGBM-IgAN的GBM厚度为(205.56±23.48) nm。(1)在家族性IgA肾病患者中,TGBM-IgAN患者所占比例为31.8%(21/66),明显高于其在散发性IgA肾病中所占比例11%(24/219);(2)30例TGBM-IgAN患者临床特点:女性为主(20/30),合并肾脏病家族史比例高,均有血尿,尿蛋白量少,预后较好;(3)3个TGBM-IgAN家系中,2个家系与COL4A3/COL4A4的连锁分析提示与COL4A3/COL4A4基因连锁,LOD值为1.53(θ=0)。结论 家族性TGBM-IgAN明显高于散发性患者,合并GBM弥漫变薄的呈家族聚集性发病的IgA肾病患者家系可能为薄基底膜肾病家系,建议在家族性IgA肾病的定义中应强调电镜下GBM形态和厚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EP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5年来IgA肾病(IgAN)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EPIgAN与非EPIgAN临床病理特点和肾脏存活率;分析EPIgAN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观察激素治疗对EPIgAN预后的影响。结果920例IgAN中符合EPIgAN47例,占5·1%。EPIgAN与非EPIgAN相比,肾穿时尿蛋白升高、高血压和水肿多见,细胞新月体明显,而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则较轻;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36例EPIgAN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62个月。100例非EPIgAN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两组共7例到达随访终点。Kaplan-Meier分析两组自然预后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P=0·52);Cox回归分析内皮弥漫增生不是影响IgAN预后的危险因素(P=0·27);激素治疗能降低EPIgAN尿蛋白,但随访期内肾脏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PIgAN肾穿时临床表现重、组织活动性病变多而慢性化指标少,内皮弥漫增生不是影响IgAN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EP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5年来IgA肾病(IgAN)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EPIgAN与非EPIgAN临床病理特点和肾脏存活率;分析EPIgAN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观察激素治疗对EPIgAN预后的影响。结果 920例IgAN中符合EPIgAN47例,占5.1%:EPIgAN与非EPIgAN相比,肾穿时尿蛋白升高、高血压和水肿多见,细胞新月体明显,而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则较轻;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36例EPIgAN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62个月。100例非EPIgAN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两组共7例到达随访终点。Kaplan—Meier分析两组自然预后差异无显著性(Log Rank,P=0.52);Cox回归分析内皮弥漫增生不是影响IgAN预后的危险因素(P=0.27);激素治疗能降低EPIgAN尿蛋白,但随访期内肾脏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PIgAN肾穿时临床表现重、组织活动性病变多而慢性化指标少,内皮弥漫增生不是影响IgAN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目的 分析我科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的构成比例、10年来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经临床病理讨论获得诊断的全部成人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断面对比分析 ,1990年 1月~ 1991年 12月共 2 14例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 15 2 5例。结果  (1)接受肾活检患者人数明显增加 ,年龄增高 ,从 (3 0 .6± 11.1)岁增至 (3 5 .2± 13 .9)岁 ,老年患者的比例从0 .5 %增至 6.8% ;(2 )急性肾衰竭 (ARF)比例明显增加 (7.5 %至 14 % ) ;(3 )疾病构成中 ,虽仍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 ,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 (77.6%至 65 .4% ) ,继发性肾脏病及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增加 ;(4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IgA肾病所占比例明显增多 (16.9%至 47% ) ,占大量蛋白尿患者的 15 % ,肾炎综合征的 49.6% ,单纯血尿的 42 .3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无增加 ;(5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以狼疮性肾炎 (从 5 7.1%降至 3 9.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15 .4% )和紫癜性肾炎 (15 .4)为主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从 0增至 10 .2 % )及高血压肾损害 (从 0增至 6.1% )增多 ;(6)ARF中 ,重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明显下降 ,急性间质性肾炎 (多与药物相关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和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比例增加。结论 在  相似文献   
16.
摘要:Lefamulin是全球首个静脉和口服剂型的人用截短侧耳素类抗菌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他临床用抗菌 药物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文就 lefamulin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抗菌活性以及临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腐败希瓦菌是弧菌科、希瓦属细菌(也有译为西瓦菌属、施万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单鞭毛、无芽孢.既往研究认为暴露于此菌污染的海水或海洋生物是人感染的途径,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通过淡水养殖动物感染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暴露于淡水鱼感染腐败希瓦菌导致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快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此少...  相似文献   
18.
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并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是泛耐药趋势.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2:1,1:1)与米诺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39株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将不同浓度2种抗菌药用棋盘法设计,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标准:HCI≤0.5为协同作用;0.54为拮抗作用.结果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用后,HCI均于0.5~4.0,未观察到协同作用,亦无拮抗作用;2种组合的HCI分布情况相当.结论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合对本组亚南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