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临床少见,占所有肺部肿瘤的0.04%~1%[1]。临床上易误诊为其他肺肿瘤,本文报告1例IM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一、病例报告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咳嗽一周于2012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一周来无诱因下反复发作咳嗽,为刺激性干咳,无咳痰,无咯血,外院检查CT示右肺上叶后段片状阴影,大小约17 mm×23 mm,后段支气管局部截断,病灶内见空泡  相似文献   
32.
对1例原发性食管肉瘤样癌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组原发性食管肉瘤样癌的肿瘤组织由分化程度不一的鳞癌和肉瘤样成分混杂排列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CK5/6阳性表达。通过文献复习发现食管肉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的食管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家蝇幼虫经针刺损伤并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家蝇幼虫抗菌物质的动态表达效果。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3龄幼虫,经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小时记录幼虫存活率,并提取其血淋巴,以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做抑菌试验,37℃恒温24 h观察抑菌圈,并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取诱导后高峰时间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抑菌实验,探讨家蝇抗菌物质诱导产生的规律。结果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家蝇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提取的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峰均出现在诱导后48 h。结论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法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在诱导后48 h收集血淋巴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4.
吉林放射事故病人血浆造血活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病人血浆造血活性,了解其与照后造血功能变化的可能关系。方法以MTT法测病人血浆对NFS-60、TF-1和BET-2细胞因子依赖细胞株在有或无相应细胞因子存在时的吸光度(492nm)。结果患者血清有类似GM-CSF、IL-3和EPO的刺激活性。血浆加入含rhG-CSF和EPO的培养体系中可使NFS-60和BET-2细胞增殖受抑。上述变化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有相关之处。结论吉林辐射事故病人血浆中有粒系和红系造血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5.
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合并症,与病情控制情况及病程有一定关联。其发生与胃肠道激素有无关系,对23例糖尿病人测定了胃泌素水平,其结果显示合并有胃肠道症状组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胃肠道症状组(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血糖、C肽、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清蛋白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6.
中性粒细胞体外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旋毛虫大鼠中性粒细胞(Neu)在免疫血清协助下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CO2培养法,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Wistar雄性大鼠血液中的Neu、旋毛虫肌幼虫、血清(对照血清或经不同条件处理的血清)及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R/MINI-1640培养液,连续培养2d。显微镜下,在12、24、36、48h等时相观察大鼠Neu、免疫血清及补体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结果无论是感染鼠或正常鼠的单纯Neu或正常血清对旋毛虫肌幼虫均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及补体参与下,Neu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同时灭活补体和IgE与仅灭活补体的免疫血清效果相似。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感染鼠或正常鼠的单纯Neu或正常血清均无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感染旋毛虫大鼠的Neu在免疫血清及补体的协助下对旋毛虫肌幼虫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免疫血清在灭活IgE前后对Neu杀伤靶虫作用不明显,说明Neu介导的ADCC效应主要依赖的是IgG,并非IgE。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Bcl-2在12h达高峰,之后下降;Caspase-3在24h达高峰,24h的凋亡细胞数最多,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946。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出现脊髓神经元损伤,并有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38.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间常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14家监测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Ⅰ型、诺如病毒GⅡ型、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腺病毒.结果 共检测粪便样本4 214份.1 255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29.78%.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Ⅰ型、诺如病毒GⅡ型、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6%、1.4%、18.6%、1.6%、1.5%和1.1%.各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为92岁,分别为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感染不存在男女差异,但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性腹泻感染有差异.不同病毒病原的感染存在不同的高峰期,但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结论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浦东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尤其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 CPT)中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的表达,探讨它们在 CP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24例 CPT患者的 25例病变骨膜标本中 BMP、 IL- 1、 IL- 6、 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与正常骨膜 (10例 ),创伤性假关节 (traumatic pseudarthrosis, TP)骨膜 (20例 )和纤维瘤病组织 (10例 )对照。结果所有正常骨膜标本中 BMP染色均为阳性, TP骨膜中 8例标本 BMP染色阳性,而 CPT骨膜和纤维瘤病病变组织中未见 BMP染色阳性 ,与正常骨膜和 TP骨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正常骨膜、 TP骨膜中未见 IL- 1、 IL- 6、 TNF-α染色阳性,而 CPT骨膜和纤维瘤病病变组织中均有部分标本染色阳性,与正常骨膜及 TP骨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结论 BMP、 IL- 1、 IL- 6、 TNF-α的异常表达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病理变化、细菌类型及其病变来源。方法:取5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标本中不同部位的组织20例,经固定、切片染色后置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1)断端间组织及病变骨膜组织性质完全一样,均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成分多,主要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及少量未分化细胞。(2)移行部位骨膜组织结构和病变处骨膜组织结构相似。(3)断端处骨质细胞稀少,部分骨细胞萎缩或坏死,部分骨细胞含有空泡,骨基质未见异常。(4)移行部位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表现。结论:(1)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是非神经起源的、而是起源于骨膜的一种细胞增生活跃的纤维增生性变;(2)肌纤维母细胞与CPT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