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心脏瓣膜病变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手术患者的营养情况 ,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对心脏瓣膜病变组包括单瓣膜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患者 186例 ,均行瓣膜置换术。观察手术前 ,手术后 1、6、12个月体重 ,血浆营养参数 ,总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营养指数 (PNI) ,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正常组 99名进行上述营养参数观察。  结果 :心脏瓣膜病变组体重、血浆营养参数、总淋巴细胞计数、PNI均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 (P<0 .0 1) ,手术后较手术前增高 ,除术后 1个月无明显改善 (P>0 .0 5 )外 ,其余均有明显差异 (P<0 .0 1) ;PNI高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多 ,术后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  结论 :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心功能不全是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 ,营养是手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这一结论提示我们要充分重视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营养 ,预防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自 1990年 2月到 1999年 5月间我们共行全肺切除术 2 16例 ,其中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 38例 ,占同期手术的 17.6 %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38~ 6 8岁。患者均为中央型肺癌 ,其中鳞癌 2 1例 ,腺癌 11例 ,小细胞癌 6例 ;ⅢA期 2 1例 (T2 N1M0 9例 ,T3N0 M0 12例 ) ,ⅢB期 17例 (T4 N1M0 9例 ,T4 N2 M0 5例 ,T4 N3M0 2例 ,T3N3M0 1例 )。全组行左全肺切除 2 4例 ,右全肺切除 14例 ,同时行部分左心房切除 11例。术前肺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正常 17例 ,轻度通气功能障碍 19…  相似文献   
63.
肛门内括约肌皮下潜行侧切术治疗肛裂86例葛怀俊,白建华,马增山,刘润北60年代末Noearas开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皮下潜行侧切术治疗肛裂,其优点是组织损伤小,可避免水肿、感染,方法简单、效果好、术后痛苦小。我们自1989年采用本术式已治疗80例,现报...  相似文献   
64.
自 1994年 6月— 2 0 0 1年 2月 ,我院对 37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7例中 ,男 16例 ,女 2 1例 ,年龄 6~ 38岁 ,平均 (19.8± 5 .3)岁。其中 2 4例活动后无发绀 ,13例活动后出现发绀而静息时则无发绀 ;心前区杂音 2 /6级 10例 ,3/6级 15例 ,12例心前区几乎听不到杂音 ;血氧饱和度 (未吸氧 )87%~ 98%,平均 (90 .3± 2 .8) %;心脏彩超提示无双向分流19例 ,双向分流 18例 ,均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估测肺动脉压力 5 5~ 115mmHg …  相似文献   
65.
成功实施心脏移植的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 1例 3 3岁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男性患者进行心脏移植 ,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供体为急性脑死亡者 ,供心保护为 4℃ UW液。供、受体配置为受体 PRA<10 % ,ABO血型一致。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 A、骁悉、强的松三联方案 ,根据血液环孢素 A浓度监测调整环孢素 A用量。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未发生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 ,心、肾功能恢复正常 ,未发生任何感染 ,术后 1周出监护室 ,1个月出院。随访 6个月 ,无不良反应 ,已恢复工作。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有效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严格无菌隔离和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是围手术期处理重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总结 6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经验。方法 胸部正中、左前臂和 /或小腿内侧切口 ,分别取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及和 /或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体外循环 (PCAB)组 3 6例 :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 ,1∶4含血停跳液 (10℃~ 15℃ )行心肌保护。平均每例搭桥 3 .6根。非体外循环 (OPCAB)组 2 8例 :应用Medtronic公司生产的固定器 (八爪鱼 )行吻合口局部固定。平均每例搭桥 3 .4根。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术前合并症、左室射血分数 (EF)、心胸比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移植血管支数等相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手术时间、术后ICU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并发症等均有明显的差别(P <0 .0 5 )。术后心电图均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 OPCAB下行CABG可避免PCAB对机体及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熟练掌握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取材方法 ,预防血管痉挛 ,提高吻合技术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效果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表达的关系以及后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9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终止分流手术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活检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TGF-β1在血管壁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89.65%,在基质的阳性表达率为55.17%,且在病理分级Ⅰ-Ⅱ与Ⅲ级以上的基质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TGF-β1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其表达对指导临床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37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7例经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用包括休息、吸氧、口服卡托普利及静滴前列腺素E1等在内的降肺动脉压综合治疗,治疗后若杂音增强,血氧饱和度升高,心脏彩超示左向右分流增加则手术,若变化不明显,重复用药。全组病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修补缺损。分别观察术前术后全组病例的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以及心功能情况,随访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新技术:术后2例死于心排,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他病例恢复顺利。经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8月死亡,其他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降低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率的关键因素,血氧饱和度可作为判断是否手术的简单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69.
70.
心脏穿透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