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妇女宫颈癌(CC)筛查行为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市艾滋病门诊接收的HIV阳性妇女236名为研究对象,调查妇女一般资料、健康素养、既往CC筛查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HIV阳性妇女CC筛查行为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2.4%。218名HIV阳性妇女中既往3年内参加过CC筛查64名(29.4%),未参加过CC筛查154名(70.6%)。单因素分析可知,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坚持使用安全套、诊断HIV阳性后持续时间、对CC认知程度、医务人员进行了CC筛查宣教、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分均可能与HIV阳性妇女CC筛查行为有关(P<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高(OR=0.721、95%CI 0.574~0.906)、家庭人均月收入高(OR=0.690、95%CI 0.528~0.903)、诊断HIV阳性后持续时间长(OR=0.675、95%CI 0.512~0.89...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后路椎弓根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4年8月~2007年7月收治的16例因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导致的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行后路植骨融合.观察术后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3.8年,平均2.2年,寰枢椎脱位复位程度均达90%以上,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结论 后路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治疗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马君  吴燕林  杜延芬  吴嘉鸣  张翠静  彭一  李丹 《西部医学》2022,34(10):1492-14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3例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将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A组(n=43),将未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B组(n=5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设为C组。比较3组足底不同区域[第一跖骨(M1)、第二跖骨(M2)、第三跖骨(M3)、第四跖骨(M4)、第五跖骨(M5)、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足中部(MF)、第一脚趾(T1)、第二至第五脚趾(T2~T5)]峰值压力检测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A组、B组左足及右足M1、M2、M3、M4、M5、HM、HL、T1~T5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C组,其中A组各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B组(P<0.05);A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低于B组,B组神经传导速率均低于C组(P<0.05);A组、B组FBG、2 hPBG、HbA1c、TG水平均高于C组,其中A组FBG、2 hPBG、HbA1c、TG、LDL-C水平高于B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P<0.05),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FBG、2hPBG、HbA1c、TG、LDL-C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足底除足中部区域,大部分区域压力峰值均高于正常人,且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与血糖及TG、LDL-C等血脂代谢指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RSA患者(RSA组)、30例正常妊娠者(NP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血浆IL-37含量,同时检测RSA组和NP组血浆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含量。结果:①RSA组血浆IL-37含量明显高于NP和HC组(P<0.05),RSA组曲线下面积AUC值达到0.7967。②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858,P=0.0387),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759,P=0.0407);NP组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和P含量均无相关性(P>0.05)。③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750,P=0.0080),而NP组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82,P=0.0447),两组中IL-37血浆含量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37可能参与了RSA的免疫调节,具有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我科自2005年6月-2010年5月对1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住院患者实施早期手术切削痂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经过精心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马君  李振环  戴杰  林涛  周许辉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6):327-330,336
目的对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矫正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顶椎旋转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应用万向/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行后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Lenke 5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万向椎弓根螺钉治疗(A组)43例,使用单平面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29例。记录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并计算侧凸矫正率。术前使用Nash-Moe法评估顶椎旋转程度,术后根据Upasani等提出的X线椎体旋转分级标准评价顶椎去旋转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2周及1年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1年侧凸矫正率为79.2%,B组为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顶椎旋转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及1年顶椎去旋转程度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椎弓根螺钉都能很好地矫正Lenke 5型AIS患者冠状面侧凸,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在矫正及维持顶椎去旋转效果方面优于万向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87.
有关蠕形螨寄生在外耳道的情况,不同人群调查报道差异较大。为了解中学生中蠕形螨感染及分布情况,我们对该人群进行了对比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中医理论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关键病机在于“气虚络瘀”。IPF患者自噬水平不足,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病理物质,造成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而致肺纤维化。这与气虚无力推动新陈代谢,形成病理产物堆积,进而壅滞肺络,最终导致肺叶痿弱而不用相对应。因此,自噬不足导致的病理过程可视为“气虚络瘀”病机的微观机制,运用气虚络瘀理论阐释IPF自噬机制并通过调控自噬以防治本病可能成为新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9.
目前,房颤(AF)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关于AF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话题.AF机制的基础研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各种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对AF的认识也在逐渐明朗.20世纪初Winterberg提出折返的概念,揭开了AF机制研究的开端.现有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心房肌纤维化为AF的折返提供了基质.1920年Lewis等[1]提出AF时心房内存在主导折返环,此学说为"主导转子伴颤动样传导"假说[2]的雏形.在前人不断反复论证的基础下,1959年Moe等[3]通过犬迷走神经介导的AF模型研究,提出了"多发子波折返"假说,较好解释了AF的多种电生理特性,尤其是自我维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Ⅳ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接受转化治疗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患者均有远处转移,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指导下制定转化治疗方案,并评估化疗效果。21例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后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其中18例行腹腔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