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通过对比嗅三针疗法治疗前后脑区信号强度变化,为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提供神经影像依据,探讨嗅三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中枢机制。方法对诊断血管性痴呆的16例患者进行嗅三针治疗,所有纳入者进行首次功能磁共振扫描。连续针灸治疗8周,治疗后进行第二次功能磁共振扫描并分析数据,分析嗅三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前后的功能磁共振差异。结果被试人口学变量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身高、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嗅三针疗法治疗前后比较,血管性痴呆患者Re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眶额叶、左侧腹内侧前额叶、左侧Broca区、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海马、左侧海马/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丘脑、左侧颞极颞上回。Re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梭状回、右侧角回/缘上回。结论嗅三针疗法神经作用靶点主要位于中央执行网络、默认网络、额顶皮层环路及Papez神经环路,主要功能是提高患者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因此对存在记忆功能损伤及执行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首选嗅三针疗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方法 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医学期刊数据库.英文文献检索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文检索词包括:"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摘卵巢手术建立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个月开始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代谢相关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 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显著增加大鼠股骨与腰椎的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P<0.01),同时提高血清ALP的水平(P<0.01).结论 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使去卵巢所致的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骨生物力学提高,有明显的治疗骨质疏松作用,且配伍后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考察浓度、温度、时间对粉防己碱微透析探针相对回收率(RR)的影响.方法 利用增量法、减量法进行粉防己碱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的比较研究,采用HPLC测定粉防己碱微透析取样后的样品浓度,利用探针回收率公式计算探针的RR.结果 在相同浓度下,两种方法测定RR均随流速增加而减小;减量法与增量法测定的RR相近:在相同流速下,浓度对RR的影响不大;RR在8 h内保持稳定;RR随温度的上升明显增加.结论 利用减量法测定的探针回收率与增量法接近;采用2μL·min-1流速灌流,每隔15 min取样的参数设定适于粉防己碱微透析研究;RR随温度的上升明显增加,提示在粉防己碱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体内研究中要保持动物体温恒定,从而减少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以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田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分析田七的药用价值以及现代研究的广泛开发前景,探讨了田七的民族植物文化,认为田七集美容、食用、保健、药用于一体,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民族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37.
中医药的功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地展现出来,它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欢迎。然而,中医药理念与现代药理学存在根本的差异,极大地阻碍了中 药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 组学等组学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组学的研究不仅要强调一般水平或仅限于单一方面,多组学间应 该结合起来,合理整合、科学分析将更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前,多组学 联合应用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仅仅是表面结果和现象的结合,还未达到真 正的融合。如何把多组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恰当的对接,共同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含义服务,是一项值得 深入思考的课题。多组学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多组分在分子水平的协同作 用,再结合整体水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揭示中药的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38.
马博  杨莉 《吉林医学》2012,33(13):2721-272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和某些手术技术细节。方法回顾分析6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对62例肝功能Child 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经过平稳,无胆道损伤及术后再出血。因胆囊嵌顿结石、胆囊炎症充血肿大、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开腹8例,1例于穿刺时气腹针损伤肿大脾脏,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对肝硬化(Child A、B级)合并胆囊疾患的患者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对于正确选择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治疗有着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和利血平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H460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的阻断差异机制及意义,探讨CD133作为肺癌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检测和分选A549和H460中的SP和非SP细胞.分别应用维拉帕米、利血平作为SP细胞的阻断剂.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和非SP细胞内ABCG2、MDR-1、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阻断A549和H460的SP细胞对Hoechst3342的外排方面,利血平的阻断效果更好.阻断剂在低浓度加入并提前给药效果较好.A549和H460的SP细胞中ABCG2、MDR-1均高表达.CD133在A549和H460肺癌细胞株的SP内过表达.结论:针对ABCG2编码蛋白的阻断剂或许可以更好的克服肺癌因ABC转运蛋白产生的SP细胞耐药.CD133可能被用来作为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面标志.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内放置引流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 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disc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统计软件为 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内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在胰瘘发生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通过阅读文献、全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篇符合标准的RCT 542例患者。胰管内放置引流管组较不放置引流管组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其他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管内放置引流管能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