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Morales等[1]于1976年报道应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治疗膀胱癌。目前BCG膀胱灌注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常用方法,但该治疗方法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结核性前列腺炎。BCG致结核性前列腺炎发展为前列腺脓肿罕见,国内外仅有少数个案报道,现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致前列腺脓肿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王博  杨群  张德强  王宏  吴春明  马凯  唐开  刘阳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0):1110-1115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 87例, 男 49例, 女 38例;年龄 37~65岁, 平均 47援6岁。均为单节段病变, L3, 43例、L4, 543例、L5S1 41例。采用单枚 B-Twin椎间融合 51例(单枚组), 双枚融合 36例(双枚组)。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 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时间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均获得 12~46个月的随访, 平均 35.8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ODI术前平均为 78%±3%, 末次随访平均为 18%±3%;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70±1.3)分, 末次随访平均为(0.65±0.48)分;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为(8.76±1.3) mm, 术后 1个月平均为(12.8±1.5)mm, 术后 12个月平均为(11.8±0.6) mm。单枚组与双枚组 ODI、VAS和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单枚组少于双枚组。均获融合或可能融合, 融合时间 3.9~8援6个月, 平均为 5援6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满意, 单枚与双枚融合疗效相近, 单枚融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
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癎综合征是在婴儿期发病的一种严重的癫癎性脑病,1995年由Coppola等首次报道,目前世界共有近80例报道,国内暂无报道.目前该综合征病因不明,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抗癫癎药物疗效不佳.该文就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癎综合征可能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联合组织p53、Survivin及端粒酶检测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且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的门诊及住院患者300例进行卢戈碘液染色。对直径≥5mm的不染区或淡染区取活检送病理。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黏膜不典型增生、早期食管癌及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p53、Survivin及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碘染色对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及早期鳞状细胞癌检出率分别为16.3%、9.7%、3.7%和4.3%。不典型增生及早癌组织中p53蛋白、Survivin及端粒酶表达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碘不染色与p53、Survivin及端粒酶阳性表达相关性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碘染色联合p53、Survivin及端粒酶检测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达100%、92.3%和91.8%。结论碘染色联合p53、Survivin及端粒酶检测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5—9月,采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例。对通道建立时间、清石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一次性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皮肾通道建立时间为5~10 m in,平均(6.6±1.2)m in,一期结石清除9例(75%),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2.6%~17.1%,平均下降(6.2±3.3)%术后患者出现发热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至出院时间为5~14 d,平均(7.4±2.7)d。结论 B超引导下通过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新型方式。  相似文献   
36.
张煜  马凯  王廷广 《医学综述》2008,14(14):2229-2230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跟骨解剖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30足)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5足、Ⅲ型12足、Ⅳ型3足。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参照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15足、良9足、可4足、差2足。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良好疗效的取得在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跟骨外形长度、宽度的恢复。跟骨解剖钢板能有效提供固定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黄斑区微血管结构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LogMAR表示)、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区微血管结构[浅层毛细血管层密度(SCP)、深层毛细血管层密度(DCP)、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CMT、FAZ及TNF-α、IL-6、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CP、DC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光凝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好,可增加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减少黄斑区非灌注面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马凯 《光明中医》2009,24(7):1233-1234
总结了古景润主任医师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施治的经验.脾肾阳虚、气虚是主要病因,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是主要治法.水肿、蛋白尿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39.
马凯  王辉  王晓晖  张梅  刘文英  马力辉 《山东医药》2009,49(51):110-111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们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3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治疗预后.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242例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2006年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住院病例,对其中行再次手术病例的原因、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再次手术后视力等进行分析.主要指标再次手术原因、视力.结果 在入选的242例患者288眼中,32眼接受再次手术,其中24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8眼行巩膜扣带等其他手术治疗.24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的原因分别为视网膜脱离13眼(54.2%),玻璃体再出血9眼(37.5%),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出血1眼(4.2%),黄斑前膜1眼(4.2%).再次玻璃体手术后视力改善者4眼.基本不变者14眼,下降者6眼.再次与一次玻璃体手术后光感/无光感的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再次玻璃体手术的原因主要为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再出血,再次手术后光感,无光感的发生率较高,应重在预防.(眼科,20D8,17:235-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