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18篇
预防医学   49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2篇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羟苯氨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心扩血管新药羟苯氨酮(oxyphenamone)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药物对阻断冠脉致急性心肌梗死猫心脏生理功能的影响。形成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模型,从心肌酶学及病理形态学方面评价药效。结果羟苯氨酮(2-8 mg·kg-1,iv)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梗猫的心率、血压、血管阻力与张力时间指数(TTI),轻度增加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不影响左室压与心脏作功。羟苯氨酮(4-8 mg·kg-1,ip)可明显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变化与病理形态学损伤。结论羟苯氨酮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2.
马军 《北方药学》2014,(1):48-49
目的:调查研究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雷贝拉唑药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已达到89%,这与对照组患者的56%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用雷贝拉唑药物联合使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药物的三联疗法,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幽门螺旋菌的根除率,提高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3.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人耳熟能详.只是当时在场的人谁都不会想到,司马光此后的一生,竟与"砸缸"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不同的是,后来的缸更大、更坚固、更难砸. 司马光和王安石,这对天生的才子、天生的密友、天生的政敌,二人在北宋的庙堂里不期而遇.然而他们"议事每不和,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你说东,他说西,无论如何都说不到一块儿去.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灌肠液结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中国10~17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10~ 17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10 ~ 17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8 458名,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第25位百分数(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P7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差.比较不同耐力素质者,耐力跑时间的差异,同时,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及多水平模型分析城乡、BMI、饮食、运动、锻炼意愿等因素对耐力素质的影响.结果 68 458名研究对象中,耐力素质好者有34 239名(50.0%),耐力素质差者有34 219名(50.0%).耐力素质好者的比例,乡村学生为53.8%(18 285/33 996),高于城市学生的46.3%(15 954/34 462)(x2=384.16,P<0.01);肥胖学生为12.2%(448/3660),低于BMI正常[55.2%(28 183/51 028)]、超重[29.3% (2012/6874)]和消瘦的学生[52.1% (3596/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0.08,P<0.01).;每天吃早餐的学生为52.5%(25 534/48 679),高于从来不吃或每周吃1~2次早餐的学生[41.3%(3209/7768)](x2=438.31,P<0.01);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为51.7%(11 580/22 379),高于从来不喝或有时喝牛奶的学生[49.2%(22 659/46 079)](x2=39.84,P<0.01);体育课充足的学生为55.3%(18 961/34 314),高于体育课不足的学生[44.7%(15 278/34 144)] (x2 =756.41,P<0.01);每天体育锻炼lh及以上的学生占58.6% (9484/16 195),高于锻炼lh以下学生[47.4% (24 755/52 263)](x2=619.82,P<0.0l);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学生占60.1%(19 287/32 118),高于意愿为“一般”[45.4%(10 569/23 272)]和“不愿意”[33.5%(4383/13068)]学生(x2 =2909.61,P<0.01).多水平分析显示,耐力素质差的风险,乡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OR=0.80,95%CI:0.77~0.82);消瘦(OR=1.11,95%CI:1.05~1.17)、超重(OR =2.69,95%CI:2.55~2.85)及肥胖(OR =7.71,95% CI:6.97 ~8.52)学生高于BMI正常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或每周吃1~2次早餐(OR=1.20,95%CI:1.13 ~ 1.26)、每周吃3~5次早餐的学生(OR=1.13,95% CI:1.08~1.18)高于每天吃早餐的学生;每天喝l袋牛奶的学生(OR=1.09,95%CI:1.02~1.17)高于每天喝2袋牛奶的学生;体育课不足的学生(OR=1.20,95%CI:1.16~ 1.24)高于体育课充足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lh的学生(OR=1.34,95%CI:1.29 ~ 1.40)高于每天锻炼lh及以上的学生;长跑锻炼意愿为“一般”(OR=1.67,95%CI:1.61~ 1.73)和“不愿意”的学生(OR =2.72,95% CI:2.60 ~2.85)高于“愿意”的学生.结论 城乡居住差异、BMI、吃早餐、喝牛奶、体育课、运动时间及锻炼意愿与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相关.  相似文献   
46.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医学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被广泛重视。医学英语一直是国内中高等医学院校必修的课程之一,但目前,我国医学生的英语能力出现严重的个体化差异,大部分医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满足日常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与我国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严重滞后有密切的关系,高等学校医学英语的授课模式以及临床英语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随着网络信息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对医学英语的教学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文章对医学英语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49.
50.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也了解不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有关文献报道较少见。本文对1例IHES伴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