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由代谢而引起的中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丢失及脆性增加导致的骨折等并发症的形成。因此,如何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及防治其并发症的形成成为现在研究者最主要关注的问题。microRNAs作为一种调节因子,对调节骨质疏松症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microRNAs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可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进展。既往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多与机体内microRNAs相关信号通路有关。PI3K/Akt、MAPK、Wnt/β-catenin、TGF-β/BMP、Notch信号通路等作为与microRNAs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的表达干预机体内成骨细胞的破坏及破骨细胞的过度吸收,进而抑制骨质疏松的产生及发展。研究发现,中药通过干预上述信号通路的调节,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及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从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及进展。本文通过对中药干预microRNAs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进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药运用于临床、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及广阔的治疗空间。 相似文献
12.
顾玉彪;谢兴文;徐玉德;蒋国鹏;黄晋;李晶;许伟;董琳 《中医杂志》2015,56(18):1573-1576
目的观察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四肢创伤性肢体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栀子蛋清方,对照组给予外敷消定膏,每天换药1次,两组均治疗12天,并随访1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天对肿胀程度、疼痛、肿胀范围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天、12天、随访时疼痛、肿胀程度、肿胀范围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6天、12天、随访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天肿胀程度、肿胀范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12天、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临床疗效与消定膏相当,并且栀子蛋清方能更快减轻肢体肿胀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步理筋手法与口服颈痛颗粒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的方法,观察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3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确定,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人口超过13亿,60岁以上老人达1.3亿,根据推算,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人数已达1500万[1]。目前公认髌股关节炎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组成部分之一,Sarda等[2]报道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中,67%患者表现为单纯性髌股关节炎。目前在发达国家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费用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2.5%[3]。低位髌骨是引起髌骨运动轨迹异常而导致髌股关节炎的常见原因,探索低位髌骨引起髌股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对预防和治疗髌股关节炎及减轻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高位髌骨是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少见且防治棘手的一类疾病,最终将导致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等严重后果。据国内的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人口超过13亿,60岁以上老人达1.3亿,据估算,60岁以上老年人有症状的KOA人数已达1 500万[1]。髌股关节炎被认为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组成部分之一,Sarda等[2]报道患有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施杞教授诊治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施教授2012年1月-2018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附属光华医院及附属岳阳医院特需门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医案。采用R3.4.4软件及相关程序包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医案182则,包括药物178味,药性以温、平、寒性,甘、辛、苦味为主,多归肝、脾、肺、肾经。高频药物可稳定聚为4类;因子分析得出6个公因子,聚类得出7个药物组合,其中包括2组逆向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防风、牛膝、香附、黄芪、川芎、白芍为核心药物。结论施教授遣方可分为解表清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益肝肾4类主体组分;强调辨证施治,组方中养血行气与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与补益气血不兼用;核心药物共奏行气健脾、祛风除湿之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Prostheses 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 CR)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 TKA)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假体在TKA术后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骨关节炎、并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6位患者资料,其中PS假体30例,CR假体3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1年、3年的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分、髋膝关节炎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Osteoarthritis Index)。结果 PS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PS组膝关节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3年的随访数据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无严重畸形的初次膝关节置换,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疼痛评分等。 相似文献
19.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体内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OC)之间功能障碍和增殖分化异常所引起的骨代谢性 疾病,容易诱发病理性骨折[1]。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反应对骨髓中成骨细胞的分化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刺激破骨细胞的产生,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病[2-3]。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氧化应激反应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