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肝癌及33例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h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hc1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siRNA干扰Shc1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结果 Shc1在33对样本中,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Shc1表达于肝细胞癌的胞浆上;无肝硬化的患者Shc1阳性率(100%)高于伴肝硬化者(54.2%);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Shc1阳性率(75.9%)高于B级或C级的患者(0%);术前检测血中AFP阳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AFP阴性患者(33.3%);术后病理EdmondsonⅢ、Ⅳ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Ⅰ、Ⅱ级的患者(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Shc1表达后,随时间延长, 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 结论 Sh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Shc1的阳性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术前AFP、病理Edmondson分级相关;干扰Shc1的表达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TTM)的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TTM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术后1、3、6个月的HAMA、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GIQL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GIQLI评分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患者的GIQL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记录两组疼痛发生情况、持续时间,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VA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肩膀酸痛及牵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F-36各项指标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标准化干预诊断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术后带管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诊的42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简称PTGD)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简称PTCD)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干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诊的42例行PTGD或PTCD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标准化干预诊断。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疼痛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12.667,P<0.00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干预诊断可改善行微创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结石残余)等?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腹腔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术后胆漏?切口感染及结石残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 > 0.05);在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 < 0.05);但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长,且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 < 0.05)?结论: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恢复较快;开腹组住院费用较低,适应范围较腔镜组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腹腔灌洗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1980年1月到2004年12月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查阅其他回顾性文献引用的文献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有1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相关人员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灌洗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并不能显著改善生存率(OR=0.77,95%可信区间为0.50~1.18,P=0.23)。腹腔灌洗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也不能减少并发症(胰腺坏死、胰周液体积聚、腹腔内脓肿、菌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的发生(OR=0.74,9596可信区间为0.49-1.10,P=0.14)。结论对于腹腔灌洗治疗急性胰腺炎,现有随机对照资料尚不能说明其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p NETs)的临床诊断、外科治疗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p 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7岁。功能性p NETs有12例,无功能性18例。功能性p NETs主要表现为血中激素水平上升和相应的激素综合征(如Whipple三联征、卓艾综合征等),无功能性p NETs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胰腺占位症状(如腹痛、腹胀、黄疸等)。均行B超、CT、MRI以及EUS检查,胰腺肿瘤检出率分别为66.67%(10/15)、95.65%(22/23)、100%(9/9)、100%(2/2)。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术28例,姑息术2例。肝脏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5例,血管侵犯2例,神经侵犯1例。术后成功随访28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9.57个月,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4%。依据AJCC第7版TNM分期标准,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有17、6、2、3例,对应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50.0%、33.3%。依据WHO 2010年新版病理分级标准,2010年以后入院的患者中,G1、G2、G3级患者分别有8、5、2例,对应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级(WHO 2010版)、TNM肿瘤分期(AJCC 7版)、有无肝脏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与p NETs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 p NETs的初步诊断可依据特殊的临床表现、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和敏感度较高的影像学检查,确诊仍需病理证实。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手段。肿瘤分级(WHO 2010版)和TNM肿瘤分期(AJCC 7版)能够较好地评估p NETs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跨膜受体,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现TLRs与炎性介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有密切联系.已有研究表明TLRs广泛参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并在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对TLRs的深入研究可揭示TLRs在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可能寻找到治疗肿瘤的新靶点.本文将对TLRs与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胰腺分泌过多消化酶,导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疾病.发病率约占急腹症的第3~5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急性胰腺炎的总死亡率约为2%~10%,其中重症胰腺炎出现感染性胰腺坏死时,病死率则高达25%.死亡原因在病程早期多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MODS),晚期则多为脓毒症[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