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二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7.8%(P<0.01);止血时间治疗组为(21.76±5.35)h,对照组为(27.46±5.73)h(P<0.05);72h后再出血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22.2%,治疗组输血量为(1.67±0.54)U,对照组为(2.88±0.52)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疗效显著,较单用奥美拉唑有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2.
恶性腹壁肿瘤包括原发性腹壁肿瘤和转移性腹壁肿瘤两大类.手术切除是治疗绝大多数腹壁肿瘤的主要手段,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扩大切除.由于腹壁位置表浅,对于外科医师而言,腹壁肿瘤的切除并不困难.然而根据肿瘤治疗原则,手术扩大切除的范围一般需超过肿瘤边缘肉眼所见正常组织以外2~3 cm,外科医师往往会因为惧怕切除后巨大腹壁缺损的形成以及修复重建困难而缩小切除范围,从而导致肿瘤反复复发,多次手术,使腹壁缺损的治疗愈加困难.本文将重点阐述恶性腹壁肿瘤扩大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3.
目的:通过构建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内VEGF-C后的生物学变化。方法:构建pGCsi-VEGF-C真核表达载体,建立VEGF-C稳定低表达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检测该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及体内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结转移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GCsi-VEGF-C真核表达载体,沉默效率达90%;筛选并获得VEGF-C稳定低表达的MDA-MB-231细胞株,该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分别下降40%和35%,体内移植瘤的生长减慢和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VEGF-C的表达量下降可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前瞻性研究三维可视化(3DV)技术在复杂腹壁缺损修复重建术前规划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复杂腹壁缺损行修复重建手术的210例患者,其中疝致腹壁缺损46例、腹壁原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106例、腹壁继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58例。分别应用CT影像(CT影像组)或3DV技术(3DV技术组)进行术前规划,每组各105例,两组中分别包括疝致腹壁缺损患者23例、腹壁原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患者53例、腹壁继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患者29例。记录患者腹壁缺损的面积、分型、分区,以及缺损修复重建方式、肿瘤切除情况。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次要疗效评估指标),计算患者的腹壁缺损临床治愈率(主要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CT影像组和3DV技术组腹壁缺损的缺损修复重建方式为单层或双层补片、组织分离技术+补片、“补片+大网膜瓣+补片”三层桥接、组织分离技术+补片+大网膜瓣、补片+组织瓣移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CT影像组腹壁原发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扩大切除(R0切除)44例、行姑息性手术(R2切除)9例,腹壁继发性肿瘤患者R0切除21例、R2切除8例。3D...  相似文献   
185.
各种影响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膈肌是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因此增强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已有30余年的应用历史,主要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通过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探究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耐药基因检测和对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部感染患者68例为感染组,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88例为未感染组,检测肺部感染患者耐药基因,并分析两组IgA、IgG及IgM水平。结果 感染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63.24%(43/68),其中大肠埃希菌(26.47%)、铜绿假单胞菌(19.12%)、肺炎克雷伯菌(14.71%)居多,革兰阳性菌次之27.94%(19/68),主要为溶血链球菌(14.7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82%);真菌8.82%(6/68)。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替考拉宁、苯唑西林敏感率较高。感染组携带耐药基因SHV、TEM。感染组IgA、IgG及IgM水平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携带耐药基因检测,IgA、IgG及IgM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