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Akt抑制剂124005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放射增敏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24005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选择低于IC50的药物浓度作为增敏浓度,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放射线加或不加124005以及124005+放射线组联合或不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对CNE1细胞生存曲线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观察DNA损伤修复和GFP-LC3转染CNE1中自噬标志物LC3的聚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ARP、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并检测AKT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探索Akt抑制剂124005放射增敏效应及其潜在机制。【结果】 124005对CNE1 IC50值为30.5 μmol/L。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EF值放疗+8 μmol/L 124005持续用药组为1.92,放疗+12.5 μmol/L 124005用药72 h组为1.1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124005联合放疗显著增加了CNE1细胞照射后细胞核内γ-H2AX焦点的聚集和转染GFP-LC3质粒的CNE1细胞内LC3的点状聚集、流式检测124005可以明显提高放射线诱导的CNE1细胞凋亡,凋亡率最高达52.9%。Western blot显示124005可以显著抑制放射后p-AKT及下游p-GSK-3?茁和p-PRAS40的表达,增加放射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以及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应用3-MA可降低124005处理后LC3-Ⅱ的表达水平?放射+124005再联用3 mmol/L 3-MA组的DEF值为1.69,明显低于单纯放射+124005组(DEF=1.97)。 【结论】 124005通过对AKT以及下游通路的抑制,抑制DNA损伤修复,同时增加凋亡和自噬来起到对CNE1细胞株放射增敏的效应。  相似文献   
42.
谌杨  胡峥  邱敏  韩非 《西南军医》2016,(3):281-282
眼内容物剜出术联合羟基磷多孔灰石义眼胎植入术,是目前针对各种因素造成眼球萎缩、凹陷整形以及绝对期青光眼疼痛常规治疗无效的好方法。它可以改善眼球萎缩导致的面部畸形,解除患者疼痛。同时配合仿真眼片的植入,可使患者拥有正常面容,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我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72名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早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复发模式,探讨临床靶区确定和勾画的合理性。方法 124例初治Ⅰ~Ⅱb期鼻咽癌接受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临床靶区(CTV)根据早期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特性和规律,并结合鼻咽和颈部大体肿瘤靶区(GTVnx和GTVnd)所在的解剖位置以及邻近结构的特征划分为高危和低危的临床靶区(CTV1和CTV2)。GTVnx、GTVnd、CTV1和CTV2的处方剂量分别为30次68、60~66、60和50~54Gy。分析放疗后复发病灶与靶区的关系及复发模式,统计局部和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并观察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位随访期111.4个月。局部复发2例,复发病灶均位于GTVnx内,皆为野内复发;区域复发3例,复发病灶均位于CTV2内,其中2例为野边缘复发,1例为野外复发。5年局部和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8.4%和98.3%,总生存率为94.3%。未观察到4级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3级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4.8%。结论 良好的局部和区域控制率、较低的野边缘和野外复发以及较轻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提示该早期鼻咽癌的临床靶区确定和勾画较为合理,但其准确性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术后远期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检查5例HA义眼台远期暴露病例的义眼片,取出义眼台,3个月后再次植入新的HA义眼台.结果 4例义眼片过大,3例义眼片结膜面粗糙;再次植入义眼台后随访36个月,结膜对合好,未见义眼台暴露.结论 过大的义眼片及其粗糙的表面可能是导致HA义眼台远期暴露的主要原因,重新植入HA义眼台,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经过全身照射后其体内分布的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正常组织器管放射性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培养MSCs细胞,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分别对大鼠行全身照射及全身照射+全脑照射,经尾静脉注入标记的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在各器官的分布,荧光定量RT-PCR检测MSCs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结果 获得绿色荧光标记MSCs,经尾静脉注入各实验组大鼠体内后显示,未行照射时MSCs仅少量分布在肺、骨髓、脾中;6 Gy全身照射后各器官MSCs的分布明显增加,小肠、骨髓等早反应组织增加的更显著;7 Gy全身照射进一步增加了各器官MSCs数量;6 Gy全身照射+全脑照射20 Gy后MSCs在大脑的分布明显增多,在其他器官的发布也明显增加.结论 放射损伤可诱导MSCs产生趋化作用;MSCs在各器官分布随照射剂量及放射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多;局部照射可增加局部及其他器官MSCs分布.  相似文献   
46.
复发鼻咽癌的挽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  卢泰祥 《肿瘤学杂志》2009,15(7):606-608
鼻咽癌局部复发的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放疗仍是复发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和化疗的有效临床资料十分缺乏。全文就近年来有关复发鼻咽癌治疗的文献描述进行复习,对其临床处理状况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充填材料(n-HA/PA66)义眼台和普通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血管化速度.方法 20只新西兰兔分成A1、A2、B1、B2等4组,A组行眼内容摘除加义眼台植入术,B组行眼球摘除加义眼台植入术;1组植入n-HA/PA66义眼台,2组植入HA义眼台.每组分别于术后第4、5、6、7、8周各取1个标本,制作病理切片,测量毛细血管长入义眼台深度(mm),从而计算纤维血管化的百分率.结果 相同手术方式,n-HA/PA66义眼台较HA义眼台血管化速度快,7周完全血管化(P<0.05);不同手术方式,相同材料义眼台血管化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HA/PA66可成为新的义眼台材料.  相似文献   
48.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颞颌关节损务伤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51.90-78.89Gy,总疗程35-141天。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张口困难发生率与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关系采用二元曲线拟合,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58.5%,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7.1%;颞颌关节受照剂量为51.90-60.00Gy、>60.00-70.00Gy、>70.00-78.89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6.4%、53.5%和62.3%(P=0.050);放疗后坚持张口锻炼和未锻炼者发生率分别为51.6%和61.7%(P=0.028);年龄≤42岁组和>42岁组发生率分别为54.1%和62.7%(P=0.040);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与否和年龄大小是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较高,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和病人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法应设法予以改进,放疗后应嘱咐病人坚持张口锻炼。  相似文献   
49.
细胞 DNA倍体性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倍体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历史 , 不同倍体病人之间的放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 鼻咽癌大多数属于低分化鳞癌 , 放射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 但临床上观察到不同患者的鼻咽癌放射敏感性不尽相同 , 这可能与肿瘤的内在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有关 . 本研究通过检测治疗前鼻咽癌的 DNA倍体性 , 了解其与临床放射敏感性的联系 ,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个新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 50例 1999年 2月至 2000年 2月来本院初治、并检测了 DNA倍体的鼻咽癌病人进行研究 . 其中男 40例 , 女 10例 . 年龄 24~ 68岁 , 中位年龄 50.00岁 . 50例病人的病理诊断均为低分化鳞癌 . 临床分期Ⅱ期 16例 , Ⅲ期 25例 , Ⅳ期 9例 ; 其中 T1 8例 , T2 9例 , T3 25例 , T4 8例 ; N0 14例 , N1 24例 , N2 10例 , N3 2例 .  相似文献   
50.
164例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回顾性分析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影响放射治疗胶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64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低分级胶质瘤79例,高分级胶质瘤47例,室管膜细胞瘤2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4例。手术全切71例,次全切86例,单纯活检7例,术后2周至1个月内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35例采用^60Coγ射线,29例采用加速器光子线和电子线混合线束,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低分级胶质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9%、82%;高分级胶质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40%、365。年龄<40岁、低分级胶质瘤、手术全切肿瘤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年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放射治疗胶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