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因与蒙医各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蒙医辨证分型,分别统计蒙医证型与发病原因的分布特点。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分布最高为楚斯型心刺痛(87.32%),其次为胃痧证(7.07%);发病原因分布中最高为嗜烟饮酒(48.05%),其次为饮食起居(29.51%);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与发病原因的分布最高为因饮食起居引起的楚斯型心刺痛(93.38%),其次为因嗜烟饮酒引起的楚斯型心刺痛(86.29%)。结论:楚斯型心刺痛在冠心病心绞痛中有普遍性、关系最为密切,提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饮食的合理搭配、戒除烟酒是预防本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2.
113.
注射用葛根素致高热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  蒋炜  胡峥  邱敏 《西南军医》2006,8(4):62-62
患者男性,75岁,因“左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入院,给予葛根素粉针4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1/日。用药第16天,输液结束3小时,患者突然畏寒、发热、伴胸闷、气紧,体温39℃~40℃,急查血常规,未见异常,给予柴胡、安痛定肌注无效,冰袋、酒精擦浴,体温38℃,高热维持4—5小时后渐退,给予头孢唑啉、双黄连静滴,次日仍出现高热,此症状连续5天,疟原虫阴性,停用葛根素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14.
患者,女,26岁,主诉左眼突然视力减退1小时,于2001年3月20日就诊。患者1小时前无诱因突然视物发黑,即来门诊就诊,经反复揉眼10分钟以后好转,但视物仍模糊欠清。眼部检查:视力:右:5.2,左:4.0。双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清亮。左眼自视乳头边缘有一支横行走向黄斑之线状小动脉血  相似文献   
115.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又称应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1991年由日本学者Sato等提出,其主要特征为可逆的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而无冠状动脉的异常。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Tako—Tsnbo心肌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建立初治转移鼻咽癌疗后预后评分模型,探讨其分层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2002—2010年共26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初治鼻咽癌转移患者纳入研究。原发灶主要包括常规放疗、3DCRT、IMRT等,照射范围包括鼻咽病灶+颈部淋巴引流区。骨转移病灶的处理主要是常规外放疗,肝、肺等主要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及射频消融处理等。大部分患者一线治疗均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将患者一般特点、肿瘤状态以及治疗相关因素等纳入多因素分析,根据预后因素n值(其中HR=en)建立预后模型。 结果 影响患者OS因素包括KPS≤70(P=0.00)、联合器官转移(P=0.00)、合并肝转移(P=0.00)、转移数目≥2个(P=0.00)、LDH>245 IU/I (P=0.00)、化疗周期数1~3个(P=0.00)、转移灶疗效为SD或PD (P=0.00)、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0.01)。根据患者预后评分分为低危组(0~1.5分)、中危组(2.0~6.5分)、高危组(≥7.0分),5年OS率分别为59.0%、25.1%、0(P=0.00)。 结论 基于患者KPS、血清LDH水平及联合脏器转移、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建立的预后评分模型能有效预测患者生存,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周期化疗和原发灶放疗等能提高低、中危组患者生存时间;而对高危组患者原发灶放疗不能带来生存获益,以姑息性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对基于模板自动分区(ABAS)算法的图像勾画软件进行临床前测试,评估鼻咽癌放疗计划OAR勾画精度,为确定临床应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以放疗医师在2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计划CT图像上手工勾画的OAR结构为评价标准,分别对ABAS软件两种算法(General和Head/Neck)自动勾画的OAR进行以下测试:(1)每1例患者均拷贝1套图像,以原图像上手工勾画的轮廓为模板在拷贝图像上自动勾画,考察自动勾画对模板的还原能力;(2)以1例患者图像上手工勾画的轮廓为模板,对其余患者图像进行自动勾画,考察采用单一模板对不同患者图像自动勾画的准确度。评价指标包括各OAR的DSC、Vdiff、DSC与勾画体积相关性,以及自动勾画加手工修改与单纯手工勾画的耗时差别。Wilcoxon符号秩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Head/Neck算法对模板还原能力优于或相当于General算法,自动勾画DSC与所勾画结构体积大小呈正相关(rs=0.879、0.939)。还原测试中体积>1 cm3器官自动勾画的DSC>0.8。使用Head/Neck算法基于单一模板的自动勾画中,脑干、颞叶、腮腺、下颌骨的DSC和Vdiff平均值分别为0.81~0.90和2.73%~16.02%,颞颌关节和视交叉DSC为0.45~0.49。应用自动勾画加手工修改比单纯手工勾画可以节省68%时间。结论 临床前测试可以确定ABAS算法在特定临床应用条件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所测试软件可帮助提高鼻咽癌放疗计划OAR勾画效率,但不适用于较小体积器官的勾画。  相似文献   
118.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30例初治转移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模式,筛选出预后较好亚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初治鼻咽癌转移病例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48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67.0%)?肝(32.6%)?肺(15.7%)等,全部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将预后不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分析?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化疗的整体反应率?有效控制率分别为55.6%?89.1%,其中CR/PR?SD?PD分别为55.6%?33.5%?10.9%?影响总生存的独立不利预后因素包括:卡氏评分KPS 245 U/L(P < 0.01)?化疗周期1 ~ 3个(P < 0.001)?转移灶化疗疗效为PD或SD(P < 0.001)?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 < 0.001)?转移灶未接受处理(P < 0.001)?转移灶的化疗疗效与KPS?是否合并肝转移?化疗周期?乳酸脱氢酶?是否合并多器官转移?转移数目是否超过3个等因素有关?【结论】 基于KPS?N分期?是否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化疗疗效等7个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生存,同时也有助于临床上更好的筛选出预后较好的群体?部分预后较好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或超过4个周期的化疗?原发灶放疗?转移灶处理等能有效患者的提高总生存,甚至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在不改变目前T、N、M分期定义基础上,提出适用于IMRT时代鼻咽癌临床分期的降期新建议。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06年536例鼻咽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计算DSS率并Logrank检验,Cox法计算各亚组DSS风险比。结果 依据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Ⅰ—Ⅲ期非T3N2M0期患者5年DSS均在85%以上,ⅣA、ⅣB期的分别为71.8%、46.2%(P=0.171),而ⅣC期的仅为24.0%。Ⅲ期患者中非T3N2M0期患者5年DSS (91.5%)高于T3N2M0期患者(78.6%)(P=0.042)。T3N2M0期患者DSS经临床综合评估与ⅣA—ⅣB期患者相似。新Ⅰ期包括T1-3N0-1M0和T1-2N2M0,新Ⅱ期包括T3N2M0、T4N0-2M0和 TxN3M0期,新Ⅲ期包括TxNxM1期,新Ⅰ、Ⅱ、Ⅲ期的5年DSS分别为93.3%、72.7%、24.0%(P=0.000),相比于新Ⅰ期,新Ⅱ、Ⅲ期的5年DSS风险比分别为4.01、16.76。结论 IMRT时代把鼻咽癌临床分期降为3个组可以更好地区分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价以IMRT为基础的不同治疗模式对Ⅱ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3例Ⅱ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81例,同期放化疗42例。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5年OS、LRFS、DMFS、PFS分别为96.7%、94.7%、93.1%、87.8%。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相比,5年OS (98.7%:92.9%,P=0.569)、LRFS (94.8%:94.5%,P=0.770)、DMFS (94.5%:90.2%,P=0.408)、PFS (90.6%:82.2%,P=0.340)均无明显差异。T2N1期患者两组5年各项生存率仍无明显差异(P=0.929、0.967、0.917、0.492)。急性不良反应方面同期放化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放射性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0、0.000、0.012、0.010),而两组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823、0.622、0.113)。结论 对Ⅱ期患者同期化疗的加入并未改善患者预后,但急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