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85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建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参芎玉精颗粒对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模型对照组、参芎玉精组和参芎组,每组20只,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参芎玉精颗粒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可使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的新生细胞增多,参芎玉精颗粒作用7d时不能促进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颗粒下层新生细胞的增殖(P〉0.05),但治疗21d后,可以明显提高新生细胞的存活率,促进新生细胞向神经元分化(P〈0.01),并优于参芎颗粒(P〈0.01)。结论:以益气养阴活血法组方的参芎玉精颗粒可促进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新生神经细胞的存活,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效果优于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72.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到复合、从片面到全面、从复杂到简明的不断完善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祛瘀方对Wilson病TX小鼠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TX和正常对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 group)、Wilson病模型组(Wilson disease model group)、二巯丁二酸组(DMSA group)、补肾化痰祛瘀方(BSHTQYF group)、补肾化痰祛瘀方+DMSA组(BSHTQYF+DMSA),每组10只。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变化,番红染色法进一步辨析小鼠软骨组织的剥脱与生长;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股骨组织中骨钙蛋白(Osteocalcin, BPG)与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 OPG)的表达情况,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Wilson病模型组小鼠股骨组织形态结构紊乱变形;股骨组织中的BPG蛋白及OPG蛋白阳性表达及平均光密度水平显著下降(P<0.01);补肾化痰祛瘀方组上述指标较Wilson病模型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促进TX小鼠股骨组织的生长发育,提高TX小鼠骨组织中BPG蛋白及OPG蛋白表达水平,改善TX小鼠的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益肝血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对性激素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38例围绝经期发生失眠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益肝血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  相似文献   
75.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导致角膜盲的常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索和皮质类固醇再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增多,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在有的地区已成为首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阴茎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早期患者预后较好,治疗方案多选择单纯的手术治疗。但发生盆腔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0%,对于这部分局部晚期及转移性患者需要联合治疗。随着多组学、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阴茎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本文概述了阴茎癌的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及目前免疫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4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脾破裂43例,均以外伤后腹痛为主要症状,彩超提示腹腔积液,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有40例抽出不凝血,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40例(脾修补术5例,脾全切加自体脾移植术13例,单纯脾切除术22例),二次手术1例,治愈40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以腹痛为最先及主要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完善血常规、腹部彩超、上腹部CT等检查,多部位反复腹穿能显著减少脾破裂漏诊或误诊率。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实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是基层医院的主要术式。及时抗休克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开腹手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单中心转移性肾癌的多学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的168例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mRCC)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52(17~73)岁;透明细胞癌60例,非透明细胞癌16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评分低危11例,中危48例,高危17例;初诊时即有转移44例;行原发灶切除术63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B组)66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54(21~86)岁;透明细胞癌49例,非透明细胞癌17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13例,中危39例,高危1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32例;行原发灶切除术56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C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52(23~83)岁;透明细胞癌15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9例,中危13例,高危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9例;行原发灶切除术2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用药4周停2周;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接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者分别为103、18、39例。靶向药物治疗时间均>6个月。免疫治疗采用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2 mg/kg静脉应用,每3周1次,或低剂量(20 mg)派姆单抗孵育经体外扩增后的自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每周1次,4次后改为每2周1次。18例采用DC.CIK,8例采用派姆单抗。局部治疗方式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或能量消融治疗)。根据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转移灶部位、数量、与周围器官关系,以及患者的意愿,经MDT专家讨论后决定局部治疗方式。92例接受局部治疗,其中单纯外科治疗34例,单纯SBRT 37例,外科治疗+SBRT 21例。比较3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168例中位随访23个月(6~1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为18.3个月,中位OS为33.5个月;2年生存率为66%,5年生存率为35%。A、B、C组的中位OS分别为29.8个月、44.6个月和未达,2年生存率分别为58%、67%和89%,5年生存率分别为12%、46%和57%。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联合治疗者的预后均优于单纯靶向药物治疗者,5年总OS分别为51%和11%。C组的中高危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B组。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与联合派姆单抗的中位OS分别为49.1个月和53.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IMDC评分、原发灶切除、治疗模式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治疗模式、原发灶切除显著相关(P<0.05),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mRCC患者死亡风险下降约60%(HR=0.39,95%CI 0.17~0.89,P=0.026)。78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发生3~4级不良反应,12例因无法耐受一线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而停药或换药。16例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8例次、白细胞降低4例次、血小板降低3例次、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3例次。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联合派姆单抗治疗(6例与12例),特别是显著降低了血液学毒性(2例与5例)和肝毒性(0例与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后出现ClavienⅢ~Ⅳ级并发症16例次,主要为感染和切口延期愈合6例次、不全肠梗阻4例次,围手术期输血15例次。SBRT治疗后6例出现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评分(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3级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例,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神经炎2例,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结论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经MDT诊疗的综合治疗可使mRCC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汗腺癌淋巴结转移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盆腔转移瘤1例。其中,32例接受标准腹腔镜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LPN)27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54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RAPN)51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盆腔转移肿瘤切除术1例。两种术式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其中RAPN 23例,LPN 18例。男2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3.5(24~76)岁;中位R.E.N.A.L评分7.8(4~11)分。专业工程师根据86例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和诊断报告重建全息影像。术前,全息影像可帮助术者对供应肿瘤或手术切除部位的动静脉血管、淋巴结和神经的立体空间结构及相互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协助术前手术规划。在术中将全息影像与腹腔镜监视器中的术野图像进行实时追踪和融合,实现术中导航。结果本组8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通过人工调整全息影像,可提示重要血管如肾动脉和肾静脉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帮助术者定位血管、淋巴结和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便于精准分离。本研究采用标准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共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41例中位手术时间140(50~225)min,其中RAPN为140(50~215)min,LPN为160(80~225)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3(14~60)min,其中RAPN为21(17~40)min,LPN为25(14~60)min;中位出血量80(5~1200)ml,其中RAPN为150(30~1200)ml,LPN为50(5~1200)ml。术中无周围重要脏器损伤。2例LPN患者出现ClavienⅡ级并发症,1例出血1200 ml给予输血,另一例血肿未予处理,自行吸收。此2例分别为前、后肾门肿瘤,R.E.N.A.L评分均为11分。结论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可协助术者在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对重要的解剖结构进行定位、识别,在减少术中组织和器官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