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大鼠air pouch模型作为一种对骨科生物材料较敏感的体内模型,多用来检验磨损微粒刺激引起的细胞和炎症因子反应。而在人工关节置换的中晚期,磨损微粒可诱导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最终产生无菌性松动。 目的:评价应用大鼠air pouch模型进行磨损微粒造成无菌性松动机制分析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9-01/03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取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Ti-6Al-4V微粒组、UHMWPE微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10 只。另外,取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设计为界膜组。 方法:大鼠背部皮下注射过滤后的空气 3 mL,每2 d 1次,共6次。1周后各组大鼠囊腔内分别注射Ti-6Al-4V微粒悬液、UHMWPE微粒悬液及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注射1周后处死动物,切开分离囊腔组织进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结果:大体观察发现,囊腔组织表面可见增生的小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状组织,类似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2个微粒组光镜下可见大量吞噬细胞,界膜组出现同样的组织细胞反应,生理盐水组未见明显组织细胞反应。Ti-6Al-4V微粒组、UHMWPE微粒组及界膜组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2种微粒均能刺激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及活性升高,其效应类似于人工关节磨损微粒所引起的溶骨反应。提示大鼠 air pouch模型能够代表磨损微粒所引起的生物学反应,是磨损微粒造成无菌性松动机制研究中较为可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2.
1996年 6月~ 1999年 3月笔者针对小腿粉碎性、多段性骨折 ,应用普通型外固定支架同时结合有限的拉力钉内固定 ,进行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治疗 ,共治疗 14例病人 (14个肢体 )。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14例 ,男 13例 ,女 1例。最小年龄 18岁 ,最大年龄6 0岁 ,平均 32岁。致伤原因 ,车祸 13例 ,砸伤 1例。骨折类型见附表。附表 骨折类型类型闭合型开放型多段性 2例 1例粉碎性 2例 9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 2例。其中严重性开放性损伤 1例 ,并进行了游离腓骨移植 ,受伤至手术时间 :6 h~ 1.5月。应用普通 (大号 )线型支架 12付 ,T型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围手术期鲑鱼降钙素及延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体位复位、围手术期鲑鱼降钙素及延期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爆裂骨折13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 6~38个月,平均 17.8个月。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末次随访均未发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本组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未对前方大血管造成危害,术后无神经症状及特殊不适。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第7天和末次随访时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 Cobb 角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体位复位、围手术期鲑鱼降钙素及延期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术后伤椎即刻稳定,止痛效果好,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常见的卧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合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DCS合并CSM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MP分为2组,MP组32例,术中脊髓减压前30min以MP 30mg/kg静滴(15min内滴完),45min后继以5.4mg/kg/h维持用药23h;对照组30例,术中脊髓减压前给予地塞米松15mg静脉点滴,术后地塞米松10mg静滴×3d.术后3d、7d、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观察统计并发症.结果术后3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时MP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8.43±9.89)%、(49.67±11.45)%,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分别为(77.32±11.24)%、(61.65±10.42)%(P>0.05),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81.12±10.42)%、(70.45±9.22)%(P<0.05),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83.15±8.57)%、(81.77±11.61)%(P>0.05).术后对照组有4例出现肩痛,MP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DCS合并CSM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MP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率,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 ,不受形态、大小限制 ,又有生物学活性 ,已广泛用于修复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造成的骨关节缺损。同种异体骨移植诱发的宿主免疫排异反应一般不引起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但免疫排异反应往往干扰移植骨愈合 ,可导致移植骨的过度吸收或骨不连、骨折和深部感染 ,影响治疗效果。现笔者将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原性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1 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学基础骨组织由矿物质、胶原、非胶原蛋白和细胞成分构成。骨骼中的矿物质不具有抗原性 ,胶原和非胶原蛋白仅是弱抗原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抗原刺激主要来自其骨髓的造血细…  相似文献   
46.
背景: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应用时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其中疗效评估,尤其是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及系统的评估标准.目的:评估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1-07/2003-03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3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 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进行5.3~8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臼杯及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止点.结果与结论:患者Harris评分从置换前的平均41分提高到最近随访时的平均91.3分.未出现可确诊的无菌性松动影像表现或要求翻修,亦未发现骨盆局限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3±0.06)mm/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臼杯及股骨假体的生存率均为100%.中期随访结果(至少5.3年)表明,生物型假体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供理想固定效果,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无菌性松动,骨溶解的发生率亦低下.但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松动的概率越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辐照氟银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健康成年南昌大白兔随机分为4 组,造成颅顶部1cm×1cm的骨缺损,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同种异体骨(A组)、单纯辐照同种异体骨(B组)、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C组)和自体骨(D组)植入骨缺损区。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各组进行淋巴细胞毒反应 试验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1)各组淋巴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织学变化:A、B、C、D组移植 骨愈合过程相似,是从宿主骨到移植骨,从周围到中央,从哈佛氏管向其周围逐渐爬行替代的过程。结论 辐照氟 银同种异体骨具有明显的低抗原性、良好的成骨活性,是较理想骨移植材料,对骨缺损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05/2006-03,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小腿远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6cm×10cm,最小为6.5cm×5.5cm,平均11.2cm×7.4cm;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3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转移皮瓣血供良好,31例存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2例出现坏死,但筋膜层存活,经游离皮片植皮后愈合。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外观满意,存活率高,是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9.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CDK6)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有实验报道其在尤文肉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但在尤文肉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CDK6基因表达,探讨其对尤文肉瘤A673、SK-ES-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CDK6-siRNA转染至A673及SK-ES-1细胞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CDK6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CDK6以及CDK6下游因子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磷酸化Rb(P-Rb)的蛋白表达;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DK6-siRNA能够明显降低细胞CDK6的表达(P<0.01)。抑制CDK6表达后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减缓,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G0/G1期细胞的比例上升,而S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untreated组、si-con组及si-CDK6组A67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516.00±58.59)个、(534.00±124.77)个、(192.33±68.92)个,SK-ES-1细胞的穿膜数分别为(371.33±29.67)个、(363.33±60.28)个、(200.00±20.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untreated组、si-con组及si-CDK6组A67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51.00±42.93)个、(238.67±78.62)个、(94.67±23.03)个,SK-ES-1细胞的穿膜数分别为(310.00±35.36)个、(302.33±41.31)个、(105.00±54.0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DK6-siRNA能够明显降低细胞CDK6以及下游因子P-Rb的表达(P<0.01),但细胞总Rb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对CDK6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片段能够下调CDK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抑制尤文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0.
目的:构建携带let-7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该质粒的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ES)细胞株A673/let-7a、SK-ES-1/let-7a。方法:通过 Gateway克隆技术,扩增attB1-K-eGFP-let-7a-1-attB2片段,与pDONR221进行BP重组反应产生入门克隆,再与母载体———pLV.Des2d.P/neo进行LR重组反应,生成目的质粒———pLV.Des2d.P/neo-EF1A>eGFP/let-7a;通过PCR及测序验证目的质粒;将携带let-7a的重组慢病毒质粒稳定转染ES细胞株 A673和 SK-ES-1获得A673/let-7a、SK-ES-1/let-7a细胞株;通过real-time PCR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内 let-7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靶基因CDK6的表达。结果:PCR证实获得的目的条带与理论值相符,测序分析证实携带 let-7a 的真核表达载体插入序列及位点正确;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质粒及未处理组的 A673、SK-ES-1细胞株相比,稳定转染重组目的基因的A673/let-7a、SK-ES-1/let-7a细胞高表达let-7a,分别达到8.5倍(P=0.000)和6.5倍(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胞内let-7a靶基因CDK6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let-7a的ES细胞株 A673/let-7a、SK-ES-1/let-7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