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8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4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前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0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腺苷葡胺和奥扎格雷钠针,在治疗前、治疗14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14d,采血行APTT、PT检查,以判断疗效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2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且对凝血系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5.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leptospi rainterroganssensulato ,简称钩体 )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在啮齿动物间传播 ,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外耳 (Weil)于 1886年首次报道该病 ,故又称为外耳病 (Weildiseases)。 1915年稻田 (Inda)等首次在用外耳病患者血液注射的豚鼠肝组织中发现钩端螺旋体。 1937年汤泽光在广州首次报道 3例外耳病。 1995年时曼华报道该病分布于全国 2 6个省、市及自治区 (未包括台湾省在内 )。1 诊断1 1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地区我国以南方省、市为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静脉管理系统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128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 对其麻醉诱导和术中生命体征、应激反应、麻醉深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全凭静脉麻醉组较静吸复合麻醉组诱导和维持平稳,应激反应小,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迅速.结论 静脉管理系统控制的全凭静脉麻醉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并发症少的特点,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及胱抑素C(Cys 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3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测定结果,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3组。同期11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第2天和第14天均空腹采血检测血清Cat S及Cys C。结果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Cat S、Cys C水平及两者的比值Cat S/Cys C均有显著差异(P 0. 05);血管狭窄程度越重,Cat S及Cat S/Cys C增高越明显、Cys C降低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Cat S水平呈正相关(r=0. 475,P 0. 05);第14天时,各组血清Cat S及Cat S/Cys C均较入院时降低,而Cys C较入院时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Cat S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Cys C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Cat S/Cys C比值变化更明显,是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梗死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优化检查和治疗,减少误诊。方法选择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颈部血管超声、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例行头颈部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例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检查,3例行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例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抖动,2例表现为肢体力弱合并肢体抖动,抖动肢体对侧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给予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临床遇到发作性肢体抖动、特别是在肢体力弱的基础上合并肢体抖动,要考虑到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该类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麻醉组(A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于肝门阻断前吸入2%的七氟烷30min,洗脱15min。于术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1(T2)、3(T3)、5(T4)和7d(T5)等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IL-10。记录阻断次数、阻断时间、切除肝叶重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ST、ALT、MDA、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AST和ALT水平在T2~T5时点,MDA、TNF-α和IL-1在T1~T5时点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B组AST和ALT水平于T5时点恢复正常;B组SOD水平于术后明显升高(P<0.05),A组各时点SOD水平变化不明显,A组血清SOD和IL-10水平于T1、T2、T3、T4和T5等时点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阻断次数、阻断时间、切除肝叶重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1激活和释放,促进IL-10的激活和释放,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