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肝组织HBV DNA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别接受序贯治疗、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总疗程为48周,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肝组织HBV 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应答者肝组织HBV DNA基线值明显低于其它组患者(P=0.0013),治疗48周后其对数均值从5.9±1.0降至4.5±1.2,明显低于无应答或反跳患者(P=0.0073)。治疗48周肝组织HBV DNA对数浓度<5的患者,肝组织HBV DNA对数均值从5.8±1.0降至3.8±0.9,明显低于治疗48周肝组织HBV DNA对数浓度>5的患者(P=0);但停药24周后,两组患者血HBV DNA及ALT均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24周后出现反跳的患者,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与持续应答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C基因型(61例)和B基因型(10例)慢乙肝患者肝组织HBV DNA含量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抑制肝组织HBV DNA的含量,肝组织HBV DNA低水平患者易获得较好的疗效。肝细胞内HBV DNA的消失可能是判断抗病毒治疗终点的理想指标。C、B基因型慢乙肝患者肝组织HBV DNA含量无明显差异,抗病毒治疗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病毒动态变化.方法 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选择门诊及住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0.1 g,每日1次,共24周,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法检测其治疗前,治疗12 h、1 d,2 d,3 d、1周、2周、4周、12周、24周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并应用回归分析估计其病毒动力学参数.结果 共入选172例患者,年龄16~65(31±10)岁,男145例(84.3%),拉米夫定用药后12 h即出现明显的HBV DNA载量下降,平均下降0.45(范围:-1.85~3.86)lg(拷贝/m1),4例患者HBV DNA下降≥2 lg(拷贝/m1);2 d时进一步下降,与基线比较平均下降量1.20(范围:-1.21~4.41)lg(拷贝/ml);1周时继续下降,与基线比较,平均下降量2.01(范围:-0.17~5.79)lg(拷贝/ml).此后一直到24周,HBV DNA载量不断下降.24周时,平均下降量4.10(范围:-0.06~6.68)lg(拷贝/ml).游离病毒半衰期为2.57 d,受感染细胞的半衰期为63.0 d.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快速降低HBV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33.
关爱生命关注丙型病毒性肝炎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的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一个主要原因。丙肝全球流行,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即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在美国有1.8%-2%的人口(约4百万人)抗-HCV阳性。我国人群中抗HCV阳性率高达3.2%,因此估计我国的抗-HCV阳性人群约3700万。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趋势,每10岁约增加0.3%-0.1%,30—40岁年龄组抗HCV阳性率最高,HCV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4.
患者黄某 ,男 ,3 1岁。因感冒后发现皮肤巩膜黄染 10余天来诊。患者于 10d前自述咽喉肿痛 ,伴发热 ,体温约 3 8°C ,同时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 ,但无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乏力症状。无腰痛 ,无周身关节疼痛。 10d内间断肌注洁霉素 ,每次1.2 g ,症状未见好转且黄疸渐进性加深而来我院就诊。患者平时一直有两眼轻度发黄现象 ,每以感冒后加重 ,感冒好转后 ,黄疸消退 ,无任何临床症状 ,未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查体 :患者神志清 ,语言流利 ,全身皮肤和巩膜中度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咽部充血 ,扁桃体Ⅱ度肿大 ,无分泌物。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体内可能存在的保护性中和抗体。方法 方法 应用ELISA等方法检测正常对照人群,HIV-1感染无症状组,长期生存组和艾滋病患者体内小分子多肽抗体(抗-R7V)分布状况。结果 抗R7V在无症状组和长期存活组中检出率较高,而在进展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存在较低,并发现抗-R7V能中和HIVRNA。结论 抗-R7V的存在与病情进展有密切关系。能够使HIV感染者长期处于无进展状态,延缓或者阻止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探索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和部制改革的新举措。方法实施内部质量运营部制管理设置,出台一系列管理文件,从新规划管理流程,建立各项考核措施。(1)重视、细化分工,全员参与;(2)细化管理流程,多种管理方法并行,如建立以部为单位,多部门联合交班质控管理平台,建立事件上报制度、转介制度,实行全面质量管控,不断发现并修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树立全员保健意识,使临床医务人员既是临床服务者又是保健管理执行者。结果经过改革创新管理,院内及全市保健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设立四大保健部能够促进保健与临床相融合,提升全市和院内医疗保健质量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9.
血清病原学阴性的病毒性肝炎病理及免疫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血清病原学阴性的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学情况 ,我们对 4 9例临床诊断为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肝穿活检 ,并做了基础病理和免疫病理分析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对象为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10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及北京佑安医院临床诊断为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 ,共 4 9例 ,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9例 ,年龄 14~ 6 5岁 ,平均 4 1岁。其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不振等 ,ALT均异常。血清学检测甲~庚型肝炎病毒 (HAV~HGV)、巨细胞病毒 (CMV )、EB病毒 (EBV)标记物均为阴性。抗 HAVIgM、… 相似文献
40.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十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共53例患者,年龄(27.5±9.1)岁,男44例(83.0%),隔日1次干扰素α-2b5MU,共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治疗前ALT131.0(99.0,192.8)U/L,AST78.5(55.8,1223)U/L,TBIL13.3(9.8,17.8)μmol/L,HBVDNA(8.0±0.9)log10 copies/ml。治疗后1d HBVDNA下降为(7.0±1.0)log10 copies/ml(P〈0.01),15例(33.3%)下降超过2.0log10 copies/ml。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HBVDNA分别为(4.9±1.5)log10 copies/ml和(5:3±1.6)log10 copies/ml,HBeAg阴转率分别为16.0%(8/50)和20.0%(8/40),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4.0%(7/50)和20.0%(8/40),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2%(2/48)和7.9%(3/38),部分应答率分别为35.4%(17/48)和34.2%(13/38)。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3.3(2.0,4.5)log10 copies/ml]和部分应答[3.0(1.4,4.1)log10 copies/ml]者在12周时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值高于无应答者[1.2(0.7,1.7)log。。copies/ml(P〈0.05)]。病程和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综合应答;基线ALT和HBVDNA水平影响随访结束综合应答。结论干扰素α-2b能快速降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早期HBVDNA水平对综合应答有预测作用,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综合应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