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初步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5(KL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异常表达的机制.方法:收集2008-10-2009-07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1例乳腺癌组织与其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和 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KLK5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来检测KLK5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KLK5甲基化的关系.结果:KL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瘤旁组织低(Z=5.24,P<0.000 1),在乳腺良性肿瘤中无此现象(Z=1.347,P=0.178),并且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乳腺良性肿瘤也较低(Z=4.449,P<0.001).KLK5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月经状态(F=26.928,P<0.001)、肿瘤大小(F=6.267,P=0.012)、淋巴结转移状况(F=3.856,P=0.050)及临床病理分期(F=7.863,P=0.020)存在相关性.KLK5的第3外显子存在高度甲基化现象.结论:KLK5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肿瘤生物学标记,并且KLK5在乳腺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第三外显子的高度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52.
背景:文献报道的微载体大多为实心的、大孔的,虽然较二维微载体的比表面积有明显的增加,但距理想的三维微环境相差甚远。目的:构建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通过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计数及聚集实验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利用液氮冷冻干燥技术成功构建浓度为1%,2%,3%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为宿主,采用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计数及其聚集实验评价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血液相容性。结果与结论:浓度为1%,2%,3%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溶血率分别为1.56%,2.07%,2.31%,均小于5%,均无致溶血性;3种浓度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材料对兔血时间无明显影响,三者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间也无明显差别(P〉0.05);3种浓度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材料对兔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注入浸提液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无致溶血性、无凝血性和无血小板聚集性,表明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53.
背景:微胶囊是一种有效的免疫隔离工具,低温冷冻方便了微囊的保存与运输,有利于微囊化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目的:综述微囊低温保存技术中微囊低温保存特点、不同保存方法优缺点、研究方法及微囊低温保存实验现状。方法:检索1980/2010 PubMed数据库,1991/2010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微囊低温保存研究,低温保存工艺理论及专用仪器,微囊低温保存技术医学应用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微囊化细胞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的损伤特点与细胞、组织有很大不同。微囊相对较大的尺寸与复杂的囊壁半透膜结构,使得微囊结构与囊内细胞更容易受到溶质损伤与冰晶损伤,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单细胞悬液的低温保存方案。慢速冷却法与玻璃化法是两种常见的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方法,各有利弊。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技术尚未成熟,在开发新型微囊低温保存设备,优化设计微囊低温保存方案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微囊冻存机制更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54.
背景:微胶囊是一种有效的免疫隔离工具,低温冷冻方便了微囊的保存与运输,有利于微囊化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目的:综述微囊低温保存技术中微囊低温保存特点、不同保存方法优缺点、研究方法及微囊低温保存实验现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方法:1980/2010 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1/2010万方数据库(网址http://www.wanfangdata.com.cn),维普数据库(网址http://www.vmis.net.cn/yixue/index.asp),有关微囊低温保存研究,低温保存工艺理论及专用仪器,微囊低温保存技术医学应用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microencapsulation,microencapsulated cell,cryopreservation,transplantation”。中文关键词为“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 结果与讨论:微囊化细胞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的损伤特点与细胞、组织有很大不同。微囊相对较大的尺寸与复杂的囊壁半透膜结构,使得微囊结构与囊内细胞更容易受到溶质损伤与冰晶损伤,因此不能简单的套用单细胞悬液的低温保存方案。慢速冷却法与玻璃化法是两种常见的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方法,各有利弊。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技术尚未成熟,在开发新型微囊低温保存设备,优化设计微囊低温保存方案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微囊冻存机理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
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和研究一种新的体外三维环境下肝细胞黏附培养的微载体支架-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方法:利用壳聚糖为基本材料,以2%乙酸为溶剂,采用液氮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和方法对其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本研究成功地制备出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成球率〉90%,内外多孔且相互连通,孔径在20~80μm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度、弹性、溶胀性、亲和性和形态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为以其作为支架来进行肝细胞体外三维环境下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冻消融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微创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望成为21世纪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乳腺肿瘤冷冻消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7.
背景:良好的分离技术是获取高活性肝细胞的前提。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经门静脉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法。但该方法仍存在胶原酶用量大、操作繁琐、流程长、对设备要求较高等问题。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大鼠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方法:取SD大鼠10只,按改良经腹主动脉灌注法分离培养大鼠肝细胞,重复10次分离肝细胞实验,观察各项指标结果并与已发表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SD大鼠作肝细胞供体,采用Ⅳ型胶原酶经腹主动脉灌注,供体肝脏肝门部结构﹑肝上及肝下腔静脉封闭保留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取肝细胞,经200目和300目筛滤过,滤过后的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分别以1 000,500,300 r/min离心各3 min以纯化肝细胞,以锥虫蓝染色法测细胞活性,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纯度及形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胶原酶消化法所获取的肝细胞纯度高、形态完整、活性高。提示改良胶原酶经腹主动脉灌注消化法是一种较好的肝细胞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8.
Backgrou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response following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s essential for surgical decision mak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odaliti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includ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 ultrasound (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PE, US, and MRI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NAC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guidelines, the largest un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of the tumor diameter evaluated by PE, US, and MRI before and after NAC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grades, including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clinical partial response, clinical progressive disease, clinical stable disease, and compared with the final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64 patients who received NAC, the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 was shown in 13 of 64 patients (20%). The sensitivity of PE, US, and MRI in predicting the 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 was 73%, 75%, and 80%,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45%, 50%, and 50% respectively. For predicting a pCR, the sensitivity of PE, US, and MRI was 46%, 46%, and 39%,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65%, 98%, and 9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final pathologic findings, all these three clinical and imaging modalities tended to obviously underestimate the pCR rate. A more appropriate, universal, and practical standard by clinical and imaging modalities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vivo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以及化疗前后其表达差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118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18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例中,ER-和PR-组pCR分别为26.1%和27.1%,明显高于ER+组11.1%和PR+组6.8%,P=0.003。HER-2和Ki-67的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显著影响。新辅助化疗前ER、PR与Ki-67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1;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高表达病例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ER-/PR-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Ki-67在化疗后发生了显著下调,提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及Ki-67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0.
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一种可能替代整肝移植治疗急慢性肝衰竭和遗传性代谢性肝病的可行方法,也可作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支持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点.近年来,肝细胞移植开始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急慢性肝衰竭和代谢性肝病方面取得一定的疗效.文章回顾了肝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肝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