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7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08篇 |
内科学 | 57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173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203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药学 | 77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采用光谱CT胸部增强静脉期图像获得虚拟平扫、虚拟动脉期图像实现一期扫描替代三期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至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光谱CT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的静脉期图像进行后处理, 获得虚拟平扫(VNC)及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用于模拟动脉期图像(Vart)。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McNemar检验对比真实平扫(TNC)与VNC、常规动脉期(CIart)与Vart的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情况。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胸主动脉、各级肺动脉、T4椎体骨松质、胸壁脂肪的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5分制双盲法评估。病灶情况的评估包括钙化灶检出率以及肺结节的大小、密度、体积、实性成分占比和影像特征。结果除胸壁脂肪和T4椎体骨松质外, 其他部位CT值在VNC与TNC图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外, 其他部位背景噪声值、SNR在TNC图像与VNC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CIart...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测量对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CT值的非钙化斑块进行风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四组,包括正常组60例、轻度组104例、中度组63例和重度组42例(病变组冠状动脉均仅存在非钙化斑块)。测量病变组各支冠状动脉的非钙化斑块CT值,根据斑块CT衰减值分为三组,包括低衰减组21例(CT值≤30 HU)、中等衰减组84例(300.05),FA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FA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不同CT衰减值的非钙化斑块FA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衰减组与中高衰减组FAI差异明显(P<0.05),但中等衰减组与... 相似文献
3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emporal lobe of healthy Chinese Han adults on the high-resolution MRI and provide morphological data of temporal lob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for Chinese Standard Brain.Methods This is a clinical multi-center study.Three hundred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male 150, and female 150) recruited from 15 hospitals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fiv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age, i.e., 18-30 ( Group A ), 31-40 ( Group B ), 41-50 ( Group C ), 51-60(Group D), 61-70( Group E).All subjects were scanned using T1WI 3D MPRAGE sequence and volumes of standardized temporal lobe were collected.The bilateral volumes of standardized temporal lobe were compared by variance analysi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and among five age groups.Results The mean volumes of left and right temporal lobe were (97 126±15 703) mm3 and (97 015±15 545) mm3 respectively for men, and (95 123±14 564) mm3 and (96 423±13 407) mm3 for women.The difference temporal lobe volum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n't significant on the same side (F = 1.336, 0.127 ,P =0.249, 0.722).The left temporal lobe volumes of Group A-E were (93 873±13 351 ), (95 566±11 964), (10 1890±14 511 ), (93 972±14 050) and (95 636±19 864)mm3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n the right side were (93 409±10 984), (98 158±16 392), (102 079±15 112), (95 448±11 123 ) and (94 658±16 928) mm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5 groups between left and right temporal lobe volume( F = 2.940, 3.514, P = 0.021, 0.008 ).Further pairwise comparison revealed that left and right temporal lobe volume in Group C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D(P<0.05),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ther groups ( P > 0.05 ).Conclusion High-resolution MRI could offer detailed images and precise morphological data of temporal lobe, which provides morphological data of temporal lob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for Chinese Standard Brain.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床旁胸片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本院确诊为ARDS的42例患者床旁胸片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影像征象为实变34例(81.0%),磨玻璃密度影42例(100%),肺门影模糊16例(38.1%),肺不张8例(19.0%),支气管气像21例(50.0%),胸腔积液26例(61.9%),间质纤维化8例(19.0%),气胸2例(4.8%),纵隔积气1例(2.4%).病因为肺源性及肺外源性的两类患者胸片上的主要影像征象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病变在两肺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67>0.05).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相符34例(81.0%),不相符8例(19.0%).结论 床旁胸片是评价ARDS肺部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睡眠参数监测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对脑卒中后睡眠参数、睡眠结构、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指导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收集初次发病急性轻中度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PSQI评分,分成合并睡眠障碍组和不合并睡眠障碍组,对这2组患者进行睡眠监测、生活质量评定、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比较2组睡眠参数、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了解睡眠障碍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睡眠障碍组与不合并睡眠障碍组睡眠潜伏期、S1、S3+S4、REM比例,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分值上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脑梗死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存在更明显的睡眠结构的变化,更显著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差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有针对性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38.
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对2009年我院确诊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56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院内获得性肺炎病人中,原发病分别为血液病14(25%)例、外科系统疾病14(25%)例、恶性肿瘤8(14.3%)例、慢性肝胆疾病8(14.3%)例、多脏器衰竭5(8.9%)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5.4%)例及其他4(7.1%)例.病原菌有多重细菌混合感染33(58.9%)例、铜绿假单胞菌3(5.4%)例、粪肠球菌2(3.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1.8%)例、甲型溶血性链球菌2(3.6%)例、流感病毒1(1.8%)例、真菌8(14.3%)例及未明病原菌6(10.7%)例.影像学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样表现36(64.3%)例、大叶实变4(7.1%)例、结节9(16.1%)例、间质病变合并实变3(5.4%)例、肺水肿4(7.1%)例、双肺弥漫实变7(12.5%)例、空洞2(3.6%)例及胸腔积液39(69.6%)例.支气管肺炎样表现合并胸腔积液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还可有结节、间质病变、肺水肿及双肺弥漫实变等征象.胸片是其最基本的影像学手段,CT对于胸片诊断不明确和微小病变的发现有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时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急性组(25只)、慢性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分别诱发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行DWI观察异常信号分布情况,测量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处死后进行血氨检测,取与DWI检查对应的大脑层面切片行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检测AQP-4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组肝细胞坏死及脑水肿明显,慢性组呈肝硬化改变,脑水肿不明显。血氨浓度急性组、慢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6±46)、(158±26)和(148±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325,P〈0.01)。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对照组分别为516±160、727±183和656±181;急性组分别为1766±438、1223±503和1216±446;慢性组分别为700±213、820±263和71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12、3.422和5.581,P值均〈0.05)。相应区域AQP-4蛋白表达水平(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对照组分别为7379±1617、8104±2093和4851±2178;急性组分别为9580±2616、11057±2334和2949±1735;慢性组分别为12137±2332、11135±3102和7688±292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14、4.602和7.002,P值均〈0.05)。急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有相关性(r=0.756,P〈0.05),慢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无相关关系(r=0.236,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中血氨增高是导致脑内能量代谢异常、星形胶质细胞内AQP-4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的主要因素;DWI技术发现的信号异常可很好的反映脑水肿、AQP-4蛋白表达异常的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恶性与炎性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S)(≤4cm)进行研究,分别于注射对比剂1.5ml/kg前后,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测量CT值,分析结节的增强值、强化模式、时间-密度曲线。经病理证实14例恶性结节、2例炎性结节及经临床抗炎治疗后完全吸收的炎性结节6例,共22例纳入本课题研究。结果:动态增强:①增强值:强化峰值为20~60HU的病例中,肺恶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8例;②强化模式:恶性结节以完全强化型为主,炎性结节以周围强化型为主;③时间-密度曲线:恶性及炎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有一定差异,恶性组于达峰值后略下降,炎性组达峰值后下降较明显。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恶性与炎性结节的强化模式,时间-密度曲线有一定的差异,而强化峰值无明显差异。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肺恶性及炎性结节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