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49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前臂皮瓣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6例咽喉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病例 ,通常采用前臂皮瓣修复 ,即将皮瓣的桡动脉、头静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和面静脉分别端端显微吻合 ,Ⅰ期修复组织缺损。结果 :修复成功 4例 ,失败 2例。结论 :前臂皮瓣具有血管表浅 ,行程稳定 ,口径粗 ,血管长 ,前臂皮肤薄、软、皮下脂肪少 ,具可塑性 ,可折叠等优点。经临床应用证实 ,前臂皮瓣修复是一种灵活多用 ,技术完善的头面、咽部及口底缺损修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62.
人工耳蜗植入后聋儿听力培建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语前聋儿音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听力培建历程作出评价。方法:应用(婴幼儿)听觉意义整合量表(MAIS或IT-MAIS)对22名植入Nucleus24型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听力培建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得分与使用时间作曲线拟合。结果:患儿蝗MAIS得分在术后3-6个月即可达到较高水平,大龄聋儿畸快于低龄聋儿;问卷涉及的“对耳蜗装置的接纳、对声音的察知、声音意义的建立”这三个导面,得分依次递减。结论:人工耳蜗是(极)重芳语前聋儿童培建听力的可靠手段,培建的过程遵循听觉发展的一般规律,大龄儿童快于低龄儿童。MAIS问卷对于评价听力培建效果、指导家庭康复训练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3.
韩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58-1558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8例Hp阳性DU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纽(n=24)接受埃索荚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紊治疗,而对照纽患者(n=24)接受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情况,并通过内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Hp清除,并比较胃窦部炎症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埃索关拉唑组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上腹不适、嗳气),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1),胃窦部炎症分级明显降低(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可有效地缓解Hp相关性DU症状,加速溃疡愈合,清除HP感染,是治疗DU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利用JL055小家系分析GJB2基因突变导致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的特点,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来自吉林聋哑学校的先证者JL055及其部分家属的血样,进行GJB2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产物测序,检测GJB2基因的序列改变,对测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JL055的基因型为35delG/299-300delAT,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系和母系。结论JL055家系的测序结果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嘈杂语噪声下汉语整句识别的同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获得嘈杂语噪声背景下汉语短句识别率一信噪比(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的斜率和50%的得分所对应的信噪比(记为SNR50),并对所有短句的同质性进行评估和调整.方法 采用16张(每张20句)新编嘈杂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短句识别表作为测试材料.选取年龄为21~25岁之间、听力/言语发育正常且日常以汉语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48名受试者按"随机区组设计"在-1、-4、-7、-10 dB四种信噪比条件下进行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使用Statistica7.0软件进行P-I函数拟合和统计分析.结果 320句语句在嘈杂语噪声下的言语识别P-I函数曲线的阈值呈正态分布,斜率呈不规则分布.剔除P-I函数强健性增长(斜率>55%/dB)的语句,并保留阈值变异度在±2σ内的语句,精选出同质性良好的240句.结论 逐个调整每句的SNR以实现同质性,可为编制"等言语识别阈级"的句表奠定扎实的心理声学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Nucleus 24M型直电极与Nucleus 24Contour型弯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神经兴奋分布空间的宽度,评估电极类型和电极位置对于电极问刺激干扰程度的影响.方法 18名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4M和24Contour植入患者各9名,年龄1.3~7.9岁.按照病因、病程、植入年龄、电极植入角度4个因素将两组患者进行配对.使用NRT3.1测试软件分别对每名患者的5、10、15三个电极进行听神经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测试.测试时,探测脉冲固定加在测试电极,掩蔽脉冲按顺序分别加到1至22号电极,得出一系列的ECAP波形,将ECAP波形幅度从最高降到70.7%所覆盖的电极范围定义为神经兴奋分布空间的宽度.分析电极类型、电极位置这两个因素对神经兴奋分布空间宽度的影响.结果 电极类型、电极位置对神经兴奋分布空间宽度有显著影响.弯电极的兴奋空间分布宽度在5、10、15号三个电极位置均显著窄于直电极组.5、10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窄于15号电极,但5号和10号电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耳蜗的底部和中部,Nucleus24 Contour弯电极的电极间刺激干扰小于直电极,有助于提高患者中、高频的电极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一个新定位的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家系位点区域内的WHRN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分析WHRN基因突变与该家系表型的关系.方法 针对WHRN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设计11对引物,进行WHRN基因的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双向直接测序,检测WHRN基因突变.结果 在WHRN基因的12个外显子中,检测到位于第6和第10个外显子上的3种序列改变方式,均为杂合性突变,这3种突变未与耳聋表型相分离.结论 这个新定位的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家系耳聋表型不是由WHRN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68.
变应性鼻炎患者常伴有鼻中隔偏曲,采用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常不满意.近年,我们采用鼻中隔矫正加微波热凝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韩东一 《耳鼻咽喉》2004,11(1):11-14,32
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可靠手段,近十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工耳蜗涉及到医学、听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密切配合。本文从植人手术、听力学检查与调试、听觉言语康复等方面,围绕我国近十年来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做了回顾和展望,指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人工耳蜗国产化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谷氨酸钠致单离培养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生存及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2×102mol/L的谷氨酸钠2小时后,实验组分别换成含bFGF25、50、100μg/L的培养液,对照组加空白培养液。结果24小时后可见部分细胞裂解、死亡,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培养14天后甲苯胺蓝染色证实,实验组的细胞生存数及细胞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检验,P<0.01),且随着bFGF浓度增加,细胞生存数及细胞突起长度均增加,不同浓度实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Fluo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0个螺旋神经节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钠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在10~15秒内达峰值,100秒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加入bFGF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t检验,P=0.204)。结论谷氨酸钠可致螺旋神经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bFGF可以降低谷氨酸钠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