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1例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40例.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经过手术技术改良,能顺利进行大子宫的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2.
背景: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将直接影响胚胎移植的选择和辅助生殖的临床结局。目的:对早期胚胎发育潜能评估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Pre-implantation Embryo;Embryonic development viability;Evaluation methods",文献语言限制在英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3条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形态学评估方法由于其快速、无创、简单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新的胚胎评估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形态学评分系统与实时成像分析系统相结合对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便于选择优胚。通过分析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变化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丙酮酸、葡萄糖、氨基酸等)、胚胎源性细胞因子(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1、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针对基因、染色体异常而产生的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法等以期找到更有效地评估胚胎发育潜能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排卵、超促排卵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诱因及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行促排卵人工授精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发生中、重度OHSS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妊娠。妊娠者病程长、病情重。扩容防止血液浓缩,静脉滴注白蛋白,腹腔穿刺为治疗OHSS的有效措施。结论:OHSS是促排卵、超排卵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应给予正确防治。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索前列醇 (米索 )直肠给药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高危产妇4 2 1例 ,随机分为米索加催产素组 (米索组 ) 2 2 6例 ,催产素对照组 (对照组 ) 195例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结果 :米索组和对照组 2 h出血量分别为 (172 .19± 72 .93) m l和 (30 4 .5 9± 2 15 .36 ) m l(P <0 .0 1)。米索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出血休克率、产褥感染率和输血率情况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米索组使用米索前、后 ,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索直肠给药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具有疗效肯定、安全、快捷、持久和价廉等特点 ,特别适用于高危产妇作为预防产后出血时使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长方案中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ET共2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根据患者HCG日E2浓度和获卵数的比值分为3组,A组:E2/获卵数〈200pg/ml;B组:E2/获卵数200-500pg/ml;c组:E2/获卵数〉500pg/ml。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ICSI过程中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Gn天数,Gn总量,受精率,优胚率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种植率c组最低,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宫外孕率A组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流产率c组高于B组(P〈0.05),OHSS发生率C组最低(P〈0.05)。结论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会影响长方案的妊娠结局,此值〉500pg/ml会降低妊娠率,种植率,且增加流产率。  相似文献   
46.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军  韦继红 《医学文选》2003,22(5):630-632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 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 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 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影响常规体外受精(IVF)早期观察及早期补救ICSI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IVF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的295个周期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发生受精失败后补救ICSI与常规ICSI,IVF完全受精失败和部分受精失败,补救ICSI周期中移植IVF胚胎与补救ICSI胚胎,不同促排卵方案间受精率、胚胎发育及种植率等情况。结果补救ICSI的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与常规ICSI相似(77.6%,26.4%和73.5%,33.0%),补救ICSI的胚胎与常规IVF和ICSI具有相似的种植潜能(种植率分别为26.4%,28.4%,34.1%),完全不受精组与部分受精组的多核受精率没有明显差异(4.36%,4.67%),不同促排卵方案与受精失败无相关性,但可以影响卵子的受精率和有效利用率。结论用IVF短时受精观察第2极体排出比例来早期判断受精,对受精失败的患者采用补救ICSI措施可以获得胚胎移植,以提高取卵周期的累计妊娠率。卵子成熟度与早期补救ICSI的多精受精率有关。  相似文献   
48.
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发育潜能,即胚胎质量的评分将直接影响胚胎移植的选择和辅助生殖的临床结局。胚胎形态学评估方法由于其快速、无创、简单等特点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新的胚胎发育潜能评估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胚胎形态学评分系统与实时成像分析系统相结合对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便于选择优胚。胚胎代谢组学评估方法,如胚胎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的变化(丙酮酸、葡萄糖、氨基酸等)、胚胎源性细胞因子、培养基或者囊胚腔中的游离DNA等。同时,针对遗传疾病而产生的移植前遗传学筛查法等方法可能为找到更有效地评估胚胎发育潜能标志物奠定基础。笔者拟就对胚胎发育潜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本中心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病例,探讨half-ICSI的指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行half-ICSI的112个周期,按适应症分三组,A组为男方中度少弱畸精子症,B组为前次IVF受精失败或低下(30%),C组为不明原因不孕,以同期常规IVF治疗的1377个周期为对照,分别比较三组中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受精率30%)情况的比例,以及half-ICSI的效果。结果 half-ICSI的112个周期共获卵1633个,行IVF766个卵,受精率为54.7%,其中完全不受精27个周期,受精低下(30%)11个周期,行ICSI部分867个卵,MII765个,受精645个,受精率8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9.4%(其中IVF完全不受精者临床妊娠率为32.0%)。112个周期有38个周期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为33.9%(38/112),其中A组发生率31.8%,B组50.0%,C组30.8%。对照组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率为7.0%(96/137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在同一治疗周期中行half-ICSI可明显减少因不受精无胚胎移植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妊娠率,又因有IVF胚胎移植,可减少ICSI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移植胚胎累积评分与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的关系,选择更具发育潜能的胚胎。方法收集1824个IVF/ICSI治疗周期,应用胚胎累积评分系统选择移植胚胎,共移植4012个胚胎,将移植胚胎分三组,第1组:Ⅰ级-Ⅱ级胚胎,第2组:Ⅰ级-Ⅱ级+Ⅲ级胚胎,第3组:Ⅲ级胚胎。回顾分析不同移植胚胎评分组的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的关系。结果通过SPSS统计分析,三组间互相比较,种植率:第1组(26.39%)第2组(11.45%)第3组(7.35%),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早期流产率:第1组(8.2%)第2组(10.29%)第3组(30.00%),第1组和第2组分别与第3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胚胎累积评分系统对选择更具发育潜能及低流产率的胚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