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1244例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1206份。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82岁;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及以下(58.1%);职业以工人、商贸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80.6%);流动人口对受孕知识知晓率不高,正确率仅占44.9%,已婚人群正确率远高于未婚人群(P〈0.05);流动人口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56.4%,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33.5%;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政策知晓率分别为69.0%和42.6%(P〈0.05);已婚人群进行生殖健康咨询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P〈0.05);未婚女性和男性在避孕措施上主要选择使用避孕套(分别占75.2%和89.1%);绝大多数已婚女性(94.0%)和已婚男性(93.9%)采取的前三位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避孕套。结论流动妇女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及政策了解不足,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认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抗生育效应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蛋白激酶(PTKs)是一组酶系,是在正常和异常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癌蛋白和原癌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多种生长因子受体都有PTKs活性。PTKs途径的激活属于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有关的信号途径。目前,PTKs抑制剂主要用于抗肿瘤。本文阐述PTKs抑制剂通过三种途径:(1)干扰胚泡与子宫内膜的相互识别及相互作用;(2)干扰激素导致子宫内膜不能接受胚泡着床;(3)通过免疫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造成对胚胎排斥而产生抗生育效应。  相似文献   
33.
本课题包括:①对机会致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及隐孢子虫动物模型的建立,虫体的分离及提纯;②弓形虫感染的循环抗原(CA)和抗体(IgG、IgM),用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金葡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直接捕获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ELISA)进行检测;③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核酸,自由引物PCR鉴别弓形虫株以及生物特性;④用流式细胞仪对卡氏肺孢子虫及弓形虫的DNA、RNA及蛋白质含量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⑤用激光微束系统对含8个子孢子成熟包囊施行手术,切除4个或2个子孢子后,包囊仍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34.
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构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构建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的方法,为建立基因敲除弓形虫基因突变株打下基础。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SAG3基因同源序列,将所获得的1.53kb和2.81kb序列连接克隆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采用PCR扩增、酶切分析鉴定。结果 将SAG3基因中1.53kb和2.81kb两个同源序列分别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了弓形虫RH株5’SAG3-TUB5/CAT-3’SAG3置换型载体,经鉴定所获得的打靶载体结构准确。结论 建立了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并获得了弓形虫RH株SAG3基因置换型打靶载体,为分析弓形虫基因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建立基因敲除突变株,为进一步探讨SAG3功能和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机制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法。方法 用基因克隆方法将SAG31.53kb和2.81kb两个同源序列分别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采用电转移转染细胞方法进行基因打靶,建立突变型的弓形虫株,采用PCR、酶切分析和Southern Blot杂交方法筛选鉴定。结果 构建了弓形虫RH株5’SAG3-T15135/CAT-3’SAG3置换型载体,获得了敲除SAG3基因的弓形虫突变株,建立基因敲除突变株,获得了阳性的筛选克隆,经鉴定证明基因打靶结果准确。结论 通过构建基因打靶载体,可有目的地敲除弓形虫膜抗原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侵入机制,探讨弓形虫病防治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利用国家孕前优生检查技术平台,对广东省东源县已婚育龄夫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了解其发病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地贫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我县已婚育龄夫妇开展免费地贫筛查工作,获得相应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数据,阳性患者进行α、β地贫基因诊断,对基因诊断阳性者进行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结果共筛查已婚育龄夫妇14 334人,地贫筛查阳性1 662例,发病率为11.59%,其中男性916例,MCV、MCH、MCHC均值分别为(69.19±6.44)fl、(19.16±4.70)pg、(258.08±21.02)g/L;女性746例,MCV、MCH、MCHC均值分别为(69.79±4.33)fl、(19.73±4.27)pg、(255.46±34.62)g/L;男、女性地贫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基因诊断阳性1 163例,其中按基因型分类α地贫674例(57.95%),β地贫378例(32.50%)。结论广东省东源县已婚育龄夫妇地贫发病率较高,其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的特点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为地贫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甲状腺疾病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一个常见内分泌因素,近年来已成为内分泌学、生殖医学及围产医学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于复发性流产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普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用药不规范等现象。文章就复发性流产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8.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弓形虫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弓形虫株,获得较满意结果。实验根据M13噬菌体已知部分核酸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了3条引物,在一定条件下扩增RH,ZS1、ZS2、SH-1等4株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带。扩增带型显示4株受检的弓形虫株具有株间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比较IVF-ET中使用冷冻供精及夫精的临床效果,了解正常精液经冷冻保存后使用是否影响IVF-ET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常规IVF-ET中使用新鲜夫精172周期(夫精组)及采用冷冻供精47个周期(供精组)资料,对两组的精液情况、受精率、卵裂率以及临床妊娠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冷冻供精组在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率3项指标均低于新鲜夫精组(P<0.01),而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常精液经冷冻保存后,尽管精液各项参数有一定改变,但对IVF-ET中受精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0.
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BALB/c小鼠多点注射透明带多肽,造成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研究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 (1)建立小鼠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以小鼠透明带3所合成透明带多肽为免疫原,以其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以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细胞受损,表示造模成功.(2)造模成功后,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泼尼松组、己烯雌酚组和对照组,共灌胃给药4周. 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第3~8周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仅有16.7%(2/12)的动物维持正常的性周期,而空白对照组有91.7%(11/12)的动物维持正常的性周期.模型组小鼠卵巢中颗粒细胞、卵母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左归丸可能具有改善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