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102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16mo,平均眼压由术前24.82mmHg(1mmHg=0.133kPa)降到术后16.52mmHg,房水流畅系数0.38,功能性滤泡占81.5%。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3者79.4%。结论: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的小梁切除术可显著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建立滤过功能和避免二次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及减低医疗成本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疗效和技术。方法对23例(26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应用2根细长针固定半脱位的晶状体后行超声乳化术,同时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处于0.1—1.0之间;0.1—0.3者10只眼,0.4—0.5者10只眼,大于0.5者6只眼。术中并发症主要是玻璃体脱出(19.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65.4%)、一过性高眼压(19.2%)、前房内及人工晶状体表面纤维素样渗出(23.1%)等,未见有视网膜脱离及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细长针固定半脱位的晶状体后行晶状体声超声乳化,同时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术,安全可行,手术效果良好,但要求术者有熟练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3.
真菌性角膜炎的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经10%KOH湿片或湿片墨汁法直接镜检查到真菌菌丝或孢子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者进行菌属鉴别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氟康唑静滴联合局部应用二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和三唑粉及制霉菌素药粉滴眼或5%那他霉素眼液治疗1周,无效且视力<0.1者选择手术。结果:本组115眼中48眼经药物治疗病情痊愈,32眼行板层角膜移植,35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植片透明39眼(58.20%),混浊26眼(38.80%)。真菌病灶复发3眼(4.47%),其中1眼经药物治疗后感染控制,2眼药物治疗无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应早期辅助实验室诊断,早期联合用药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前后黄斑前膜(ERM)分级、黄斑区形态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6-03/2019-05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合并IERM患者51例54眼,分析术前和术后1mo ERM分级、黄斑囊样水肿(CME)、椭圆体带中断和神经上皮层脱离(NSD)的发生及BCVA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5眼(9%)ERM 1级,23眼(43%)ERM 2级,21眼(39%)ERM 3级,5眼(9%)ERM 4级;术后1mo ERM分级保持稳定。术后1mo BCVA(0.47±0.17)与术前(0.45±0.16)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但CME、椭圆体带中断及NSD发生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并没有显著加快ERM进展和影响BCVA,但显著增加了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炎症反应,故对合并IERM的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需密切随访,如果黄斑区改变影响了BCVA,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相似文献
25.
隧道式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对303例323眼白内障患者随机施行了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tunnel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TSIECCE)和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cation,Phaco),对两种手术的术后视力及散光状态作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白内障患者303例323眼,其中男性136例146眼,女性164例177眼。年龄8~90岁,平均年龄64.09岁。术前视力光感~0.5。白内障类型TSIECCE组:129例142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1眼,先天性白内障6眼,并发性白内障31眼,外伤性白内障4眼。Phaco组:174例,181眼,… 相似文献
26.
目前角膜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1998年来我院对经抗真菌药物无效的57例真菌性角膜炎施行角膜移植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计57例(57眼),其中男32人,女25人,年龄13~48岁,平均37岁。有植物性外伤史者43人,无明显发病诱因者14人,就诊时间平均18.5天。临床分型:术前根据形态学检查、10%氢氧化钾湿片、真菌培养、术中剖切情况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水平生长型和垂直生长型。本组57眼中术前菌检阳性者51眼(角膜穿孔者3眼… 相似文献
27.
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0例(13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有滤过功能的白内障患者施行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视力1.0以上者12眼,0.5~1.0者48眼,0.3~0.5者29眼,0.1~0.3者20眼,低于0.1者11眼。平均眼压14.57mmHg,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瘢痕。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视力、避免医源性损伤对滤过和眼压的影响及恢复眼前节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8.
对于无晶状体眼,通常是采用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由于前房型人工晶体可能产生严重的远期并发症,目前已倾向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由于无晶状体眼情况复杂多样.作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为52例(52眼)无晶状体眼患者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伴有全身性疾病的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围手术期治疗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结合.结果 130例患者无一例术中发生生命意外,仅一例术后第2天突发脑梗塞转院治疗.术后平均裸眼视力0.5.结论 伴全身性疾病的高龄白内障患者能耐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但风险大,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好围手术期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0.
霍永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9):54-5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的改善视功能,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