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028例(1242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患者视力、前囊口形态及直径、IOL位置及形态。结果 1242眼中19眼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发生率1.53%。19眼中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者15眼(78.95%),术中未行前囊膜抛光16眼(84.21%),撕囊口直径过小(≤5mm)16眼(84.21%),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15眼(78.95%),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10眼(52.63%),术后炎症反应重8眼(42.11%)。囊袋皱缩综合征可引起视力下降、远视漂移。结论 白内障术中撕囊口直径过小、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残留是术后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术后炎症反应均是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术中大小适宜的环形撕囊、前囊膜下环周晶状体上皮细胞清除抛光可有效预防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单眼视设计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双侧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43例(86眼),根据不同的单眼视设计分成两组:A组非主导眼的目标屈光度为-1D;B组非主导眼的目标屈光度为-2D。随访至术后第3个月,记录双眼远、中、近距离视力,近立体视锐度,视觉质量评分,脱镜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术后第3个月,两组间的远、中距离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的近视力优于A组(P<0.01)。两组间近立体视锐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视远脱镜率均为100%,视近脱镜率分别为55%(A组)和87%(B组)。两组的视觉质量评价和满意度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D和-2D两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眼单眼视设计,应用在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中,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应当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是一种组织增生性疾病 ,手术后复发率较高 ,可能与胬肉组织中大量细胞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有关[1] 。近年来我们应用羊膜移植技术治疗该病 ,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 (3 0眼 )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例。其中初发翼状胬肉 14眼 ,复发者 8眼 ,睑球粘连 8眼。平均年龄 49岁。2 .羊膜移植片的取材和保存 :取剖腹产胎盘分离羊膜 ,无菌处理及庆大霉素 40 0 0U/ml溶液浸泡 10分钟 ,上皮面向上平铺于粘帖纸上后置入含 5 %的DMEM培养液及 95 %纯甘油的保存液内密封置 4℃冰箱内备用 ,手术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长眼轴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其中长眼轴患者30例为试验组,正常眼轴患者34例为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 IOL植入,术后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裸眼远视力,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留散光及术后残余散光,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度数等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远视力(LogMAR)在试验组为0.06±0.11,对照组0.03±0.08,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余散光在试验组为0.44±0.09D,对照组为0.41 ±0.08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4.43°±1.36°)大于对照组(3.59°±1.1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眼轴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较正常眼轴者大,但是术后裸眼远视力、残余散光与正常眼轴者相比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持续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i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后黄斑区功能的变化。方法:外伤性持续黄斑水肿眼20例20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TA。治疗后随访3mo,观察治疗前后视力、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N1,P1波的潜伏期和反应密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mo,矫正视力0.78±0.11,与治疗前(0.21±0.09)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mo,黄斑区神经上皮平均厚度158.00±13.73μm,与治疗前(321.67±42.24μ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mo,mfERG1,2环N1,P1波潜伏期和反应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治疗外伤所致持续性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水肿消退后黄斑区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分期辨证配合尿激酶治疗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三年间用复方无环乌苷(其中含无环乌苷0.1%、环胞苷0.5%、地塞米松0.001%)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2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210人(240眼),男98人(106眼),女112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间因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行药物和YAG激光治疗无效的20例(20只眼)患者,在安阳市眼科医院接受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1 a,观察记录20例患者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视网膜、脉络膜状态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20例(20只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分别为(0.58±0.25)、(15.26±2.97)mm Hg、(3.28±0.4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6只眼出现睫状体脱离,3只眼出现睫状体脱离合并脉络膜渗出性脱离。给予地塞米松针5 mg球旁注射,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 L静滴,术后2周内9例患者睫状体及脉络膜脱离消失。结论前部玻璃体切割+后囊切开+房角分离术可有效解除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的睫状环阻滞、房水流出道阻塞,促进患者前房形成和房水流出,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08—2019-01间在安阳市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将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传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00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术后均未发生眼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角膜水肿及高眼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安全可靠,医患双方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中药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永军 《河南中医》2006,26(8):55-55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见于20~45岁男性。本病虽有自愈倾向,但部分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黄斑下可出现机化膜,下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带状萎缩[1],严重危害视功能。笔者采用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本病39例(42眼),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