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1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和MALDI-TOF/MS分析,分别进行肝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细胞质与细胞核蛋白质谱的差异表达研究(在细胞质与细胞核水平分析HCC与正常肝组织的蛋白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发掘一些与肝癌发生相关的标记物。方法 取12例肝癌手术切除的新鲜的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进行双向电泳,PDQuest软件筛选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MALDI-TOF/MS质谱仪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类,推测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结果 ①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细胞质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差异蛋白点共有31个,其中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倍)的有18个,下调(>2倍)的有1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凋亡、细胞骨架、分泌跨膜蛋白等相关;②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细胞核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差异蛋白点共有27个,其中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倍)的有14个,下调(>2倍)的有1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细胞增殖、蛋白迁移等相关。结论 Actin,cytoplasmic 1和Ras相关蛋白可能是潜在的肝癌标记物,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可能为肝癌的发生机制和干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158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总医院2008年9月~2012年7月158例肝外胆管结石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158例患者行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148例,治愈率为93.67%,好转6例,4例中转开腹.对照组治愈123例,治愈率为77.8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4例,残留率为2.53%,对照组结石残留35例,残留率为22.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一期缝合给患者造成创伤小,治愈率得到很大提高,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3.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而器官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一些有钱的境外患者为了尽早进行器官移植,通过移植旅游的方式到我国进行移植手术,严重破坏了我国器官移植环境,损害了我国患者的切身利益。本文阐述了我国器官移植旅游的现况,认为器官移植旅游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器官供体对相关法律和知识不了解、中介的引诱、器官供需比例失衡、器官捐献制度不健全。因此,应增强公民的器官损献意识,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加强行业监管,加大惩治力度;建立器官捐献激励机制;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4.
85.
86.
内镜外科、腹腔镜外科这一微创伤技术开展以来,为许多需接受外科手术病人带来福音。使外科医生能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让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尤其是患有胆囊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病史长、并发病多、病变较复杂,胆囊粘连、机化萎缩较常见,给LC术操作增大难度。逆行剥离胆囊是LC术中一种预防副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可取方法,本文将此法的应用做探讨。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逆行剥离胆囊 LC术有别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窥视荧光屏幕的平面图像进行,术者无法 相似文献
87.
88.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1月~2006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1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31例,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9.
正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启动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移植试点工作,2013年2月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在全国展开。据中国肝移植注册(CLTR)统计,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累计完成DCD肝移植1120例,其中近3年开展的数量占了76%,几乎逐年成倍增加,仅2013年DCD肝移植数量就达626例,占全年 相似文献
90.
���˸���δ�ֻ�����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性,30岁。因“上腹不适1个月,加重2周”于2005年9月14日入院。起病初期,感上腹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可于上腹触及一类圆形约鸡蛋大小包块,无触痛,包块增大迅速。查体:上腹部膨隆,可触及一类圆形包块,约15cm×20cm,质硬,触痛,边缘清,表面光滑,无移动性。AFP、CEA、CA19-9、CA50均为阴性,CA125为71.10U/mL。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阴性。腹部B超:上腹可见一大小约170mm×100mm的混合性回声光团。CT提示:肝左外叶脏面下缘可见一囊实性肿物,约16cm×13cm×10cm,边界尚清,内部隐约可见分房,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