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方法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南京6城市收集的480例28~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清叶酸和血脂水平及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及其他健康指标,对其中资料完整者445例(男性196例,女性249例)的MTHFRC677T位点、血清甘油三酯与叶酸水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女性血清叶酸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不同性别MTHFRC677T基因型中TT基因型人群的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CC或CT基因型(P<0.05),但CT基因型与CC基因型间叶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③调整年龄、MTHFRC677T基因型、地区等混杂因素后,男性中甘油三酯异常组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女性中不显著。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性别、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另外也发现男性叶酸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因第3外显子C+373G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PECAM-1(sPECAM-1)水平与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97例和冠脉狭窄〈50%的同期非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Pyrosequencing基因测序法检测PECAM-1第三外显子C+373G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血浆中的sPECAM-1浓度。结果(1)冠心病组(CAD组)中GG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6.3%:14.6%,P=0.047)。(2)CAD组sPE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61.14±34.57)p.g/L vs (33.62±38.58)μg/L,P〈0.001)。(3)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浆sPECAM-1水平在各基因型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趋势[CC:(41.68±33.60)μg/L;CG:(47.17±38.15)μg/L;GG:(53.18±46.51)μg/L,P=0.433)。冠心病亚组中,sPECAM-1水平在基因型中的分布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CC:(23.64±16.90)μg/L;CG:(27.68±30.16)μg/L;GG:(53.97±54.90)μg/L;P=0.0123。结论PECAM-1 C±373G位点的突变是严重冠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遗传易患因子。sPECAM-1同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患者 女,6 6岁。因劳力性心前区疼痛7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7年前劳累时自觉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左肩背部放射,休息后能自行缓解。1个月前心前区疼痛较以往频繁,有静息及夜间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检查:血压14 0 75mmHg(18 7 10 0kPa) ,口唇无紫绀,心界不大,心率82次 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脂正常。心电图(疼痛发作时) :窦性心律,Ⅱ、Ⅲ、aVF、V1~V6 ST段水平压低超过0 5mV。超声心动图:左室心肌向心性肥厚。静息心肌核素灌注显像:前壁缺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 2例分别于发病后 2h、7h行直接血管成形术 ,1例于发病后 17d行择期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中均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保护病变远端血管并对梗死相关血管行负压抽吸。结果  3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 ,血管内吸出大量血栓 ,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 ,患者症状迅速缓解 ,其中 1例有轻度血管内膜撕裂 ,但不影响远端血流 ,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 ,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 ,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心绞痛于1997年4月1日入院。1年前患急性心梗塞,曾作过右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入院后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后壁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示心脏结构及左室功能正常;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发出后90%狭窄,D1近端80%...  相似文献   
56.
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尽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设施和条件取得极大改进,救治能力也有较大提升,但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上升,原因在于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尚未健全,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多数医院具有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但由于患者救治知识不足,就诊延迟、转运延迟、治疗流程延迟等,致使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未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也远远不足,发病率持续增加,相应的死亡率也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57.
2013年7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基础?临床?转化医学”,为期1.5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代表,共600余人参会,现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8.
<正>2010年揭晓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使我们在征服疾病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指南性文  相似文献   
59.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7年12月至1993年10月对55例58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TO)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占同期PTCA总数的18.2%。患者平均年龄56.4±7.5岁,心绞痛患者19例,心肌梗塞患者36例,其中梗塞后10小时内行急诊PTCA2例,1个月内和1个月以后行PTCA分别为6例和28例。TO平均时间68.4±46.6天。完全闭塞和次全闭塞各占65.5%和34.5%。结果显示:病例成功率为89.1%,病变成功率为87.9%;完全闭塞成功率为89.5%,次全闭塞成功率为85.0%。闭塞类型、闭塞时间、闭塞长度等特征对成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管并发症率为12.1%(7/58),处理成功6处,死亡1例。  相似文献   
60.
<正>2009年10月欧洲高血压学会公布了欧洲高血压指南(2007)再评价[1],结合ADVANCE、HYVET、ACCOMPLISH和ONTARGET等临床试验的结果,在高血压亚临床器官损害评估、高血压降压目标、联合降压用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学术观点。其中,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完善亚临床器官损害的筛查进行早期干预是本次指南再评价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