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切割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例病人,23支病变冠状动脉,25处病变,其中支架内再狭窄17例、18支血管、18处病变,距前次介入治疗平均(7.6±3.5)个月,使用切割球囊对病变进行扩张,观察扩张效果并进行临床门诊随访。结果 全部病变均取得成功,平均扩张次数(5.2±2.3)次,平均球囊总充盈时间(233.9±94.8)s,平均最大扩张压力(9.4±1.9)大气压,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89.6±8.7)%vs(17.6±17.1)%,P=0.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再狭窄病变中有3处需使用普通球囊补充扩张,1处因原支架出口处撕裂再次置入支架,初次介入治疗者,因明显内膜撕裂或残余狭窄需置入支架者3例。临床随访0.5~20(7.4±6.9)个月,有2例出现心绞痛复发。结论 切割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是有效、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中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对33例成功的进行了PTCA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10例采用缺血预适应方法,即球囊首次扩张90秒至2分钟,继以3~5分钟再灌注(A组),其余23例为非缺血预适应组(B组)。观察所有患者术中心绞痛症状及体表心电图ST段变化,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5分钟、1、3和24小时从股动脉取血,放免法测定ET水平。结果示:A组第二次扩张时心绞痛症状及ST段偏移程度均较第一次扩张时显著减轻(P<0.05);B组两次扩张时心绞痛症状及ST段偏移程度均无明显改变。A组术后血浆ET呈升高趋势,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浆ET水平术后即刻升高,3小时达高峰,峰值较术前增高113.9%(P<0.01),术后24小时恢复术前水平。提示IP不仅使心肌缺血程度减轻,同时可减轻PTCA对血浆ET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旨在检验1 92 Ir血管内照射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对病变血管行球囊成形术 ,同时随机分为对照组、10Gy照射组和 18Gy照射组。以导管导入1 92 Ir放射性导丝对照射组动物的扩张处进行血管内照射。 4周后处死动物 ,取出血管标本 ,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18Gy照射组最终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及 10Gy照射组大 (P <0 0 5 ) ,18Gy照射组内膜面积较小 (P <0 0 5 )。结论 提示1 92 Ir血管内照射可防止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其效果与照射剂量相关 ,其机制涉及抑制新生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中美协作研究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7年9至10月期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横断面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参加调查人数共计2681名,年龄43~81岁.结果 (1)颈动脉内中膜36点厚度平均值为0.68 mm,最大值为1.07 mm.(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3%.男女两性颈动脉膨大部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2%和51.6%(x~2=23.44,P<0.01).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2.2%(x~2=69.57,P<0.01).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3.8%(x~2=23.18,P<0.01).(3)多因素分析:男女两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随着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中,确诊冠心病6419例(65.2%),排除3428例(34.8%),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术前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查,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对641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TC、LDL-C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并与之成明显的负相关(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DL-C(β=-0.075,OR值-5.580,95%CI:-7.541~-3.618,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β=0.067,OR值2.712,95%CI:0.943~4.481,P=0.00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而与TG(β=0.002,OR值0.067,95%CI:-0.689~0.822,P=0.863)、TC(β=0.034,OR值1.080,95%CI:-0.392~2.553,P=0.150)无独立相关性。结论 TG、TC、LDL-C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负相关,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虽然TG和TC在本研究中未体现出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但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所以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止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多态性位点与血清叶酸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南京6城市收集的480位28~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1∶1∶1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0.4mg叶酸组、0.8mg叶酸组每日分别服用10mg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马来酸依那普利+0.4mg叶酸、10mg马来酸依那普利+0.8mg叶酸,连续服用8周。收集治疗前后的血清叶酸水平、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他相关指标。本研究对主要资料完整者371人(男156人,女215人)的MTHFRC677T位点与血清叶酸水平变化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中C677T基因型对叶酸变化水平无明显作用,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试验组中血清叶酸变化水平在C677TCC、CT和TT基因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T型增加水平最少,CC型增加最多。以677CC基因型人群的叶酸变化水平为参照,合并叶酸组中TT基因型在调整前(β=3.99,P=0.034)后(β=5.6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4mg叶酸组和0....  相似文献   
107.
霍勇  孟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286-128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因素,血小板是惟一参与这两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细胞,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关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相继发布,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评述近年来新发表的有关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及其带来的启示。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  相似文献   
108.
病历摘要 患者男,54岁,汉族。主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伴发作性晕厥2个月,于2004年3月11日收入院。3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活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程度不重,伴头晕乏力,休息10余分钟可缓解。后活动耐力逐渐下降,并逐渐出现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尿少、腹胀、夜间不能平卧。多次于外院就诊,予抗炎、强心、利尿等治疗症状可减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OLETF大鼠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GS)的表达及二甲双胍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设LETO大鼠为对照组(Con组,n=6),OLETF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6)和二甲双胍治疗组(Met组,n=5).Con组和DM组予无菌蒸馏水灌胃;Met组予二甲双胍.提取28周大鼠组织总RNA,逆转录后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胸主动脉和左心室RGS2、RGS3和RGS4 mRNA的表达.结果 DM组胸主动脉和左心室RGS2、RGS3和RGS4 mRNA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1).Met组胸主动脉和左心室RGS2、RGS3和RGS4 mRNA水平显著低于DM组和Con组(P<0.01). 结论 OLETF大鼠胸主动脉和左心室RGS2、RGS3和RGS4 mRNA的升高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相关;降低则与二甲双胍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硝酸酯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尽管对于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药代动力学特点已经有所了解,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经验,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现象。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应用的专家共识[1]”,其对硝酸酯的规范应用起到积极作用。但硝酸酯的静脉制剂与口服制剂在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注意事项方面存在较大不同,有必要将硝酸酯类静脉制剂的规范应用进行单独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