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25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98篇
预防医学   48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42篇
  10篇
中国医学   516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目的:总结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CT、MRI表现.结果:11例病变均单发.成人8例,青少年3例.10例发生于中线附近,1例位于大脑半球表浅部位.本组中囊实性病变4例,实性部分呈团块状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较小呈小泡样,位于病变一侧,囊壁无强化;实性病变6例,呈不均匀强化;完全囊性病变1例,位于左额叶皮层下区,囊壁及囊腔无强化.11例中出现瘤周水肿2例,均为轻度.结论:幕上PA病变形态及强化方式有其特征性.瘤周水肿无或较轻.病变以成人、大脑中线区多见,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多种影像技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评价散结活络汤熏洗联合理疗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及基础治疗组各30例。3组均行关节松动训练、CPM机功能锻炼及局部冷敷作为基础治疗,中药组加散结活络汤熏洗患膝,对照组加温水熏洗患膝。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检测3组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皮肤过敏情况及肝肾功能指标,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1周及2周膝关节肿胀均加重(P<0.05),中药组治疗后4及8周关节肿胀均减轻(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关节肿胀才减轻(P<0.05),基础治疗组治疗后8周膝关节肿胀无改善(P>0.05);ROM及Lysholm评分,3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后4周逐渐提高,其中以中药组最为明显,对照组次之,基础治疗组最不明显,治疗后8周对照组及基础治疗组反较治疗后4周有所下降;治疗后8周疗效比较,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2组(P<0.05),对照组及基础治疗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散结活络汤熏洗联合理疗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僵硬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4.
同侧颈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 证实同侧选择性颈 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1996年 3月至 1997年 2月 ,运用同侧颈 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8例。其中 ,上干撕脱伤 7例 ,上干根性撕脱伤合并颈 7神经根部分损伤 1例。选择颈 7神经根前股或前股前外侧份行移位术 ,直接与上干前股作显微缝合。 5例术后随访 6个月 ,3例因时间短未统计在内。结果  8例移位后同侧颈 7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均未见明显的功能障碍。颈7神经根前股外侧份移位至上干前股的 5例 ,4例术后 4个月肱二头肌已恢复屈肘动作 ,疗效显著。 1例合并颈7神经根部分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欠佳。结论 同侧选择性颈 7神经根纤维束组移位 ,提供了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新的动力神经源 ,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对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术后围拔管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进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女性患者4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前者于手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后者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围术期血压、心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0分钟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要求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和剂量以及有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 1)右美托咪啶组在围拔管期各时点的VAS评分、需要追加镇痛药物的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使用右美托咪啶患者在围术期心率和血压相较对照稳定;3)两组在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减轻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的围拔管期疼痛。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20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75例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重型43例,危重型32例,男性41例 (54.67),女性34例(45.33%),年龄58.1±15.9岁,49.3%患者有基础疾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8.67%)和咳嗽(70.67%)等。与重型患者比较,危重型患者在年龄>60岁患者比例、入院时WBC计数、hsCRP、PCT、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ALT、CRE、LDH、cTnI、NT-proBNP等均较重症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WBC计数升高、hs-CR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升高、NT-proBNP升高、cTnI升高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相关因素 (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8.165,95%CI 1.483,45.576,P=0.017),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7.516,95%CI 2.568,21.998,P=0.006)和NT-proBNP 升高(OR=6.194,95%CI 1.305,29.404,P=0.022)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大于60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NT-proBNP升高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可能为危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制备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检测其抑菌效果。方法 以胆固醇为脂质,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包括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分散性以及体外缓释。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透射电镜扫描可见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呈球形,直径40~70nm;Zeta电位(-21.8±1.3) mV;包封率为77.54%;载药量31.10%;紫外-可见光谱见纳米粒中环丙沙星280nm处特征性吸收波峰;体外缓释72h的累计释放度为78.6%。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8μg/mL,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为1.6μg/mL。结论 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成功制备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简便。固体脂质纳米可提高环丙沙星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